要去市里爭取個修路的項目,交通局幫咱們編材料,咱們要趕緊把路量好,有多少公里,有幾座橋梁,然后把數據報過去。”
“對了,明天你也要跟我們一起去,到時候負責對接這條路。”楊辰一邊看著外面,一邊對他說道。
剛來一天就要修路,這也太著急了吧,好歹等過了年再說。
但更讓他不解的是,怎么是往北走的:“是準備修那條路?”
“從東邊的大槐村修到西邊的主干道。”這樣一來就算是縣城往崖頭口的路不修,對下嶺鄉影響也不大。
“啊!”劉俊杰愣了一下,不是該修通往縣城的路,橫著來一道是什么意思。
楊辰也沒有對他詳細解釋,只是交待道:“咱們今天看的只是一個大概,回頭你要多跑幾遍,看看這條路怎么修比較合理,要盡量少占農田,要盡量方便更多的村子。”
劉俊杰點了點頭,明白了,這條路一修,至少大部分村去鄉里去縣里都方便。
人家兩個果然是在談工作呀,不是商量怎么壓制這些副職們。
跑了個來回,基本上就確定了,十八點九公里,就是十九公里,需要修一大兩小三座橋梁,其實填平也行,都是干河,但楊辰考慮到這三條河都有泄洪功能,萬一發大水,不僅路有可能不保,周邊還有被淹的風險。
快到盡頭處有一大片墳地,路要擴寬的話,肯定會有影響,而能把這片墳地遷走的話,路就能取直,至少減少半里地的工程時,楊辰讓鄭博文去村里問了。
閑著沒事,楊辰就拿著一根樹枝,在地上計算起了工程量,多少平方,轉多少立方,工程量多少,需要多少原材料等等。
一開始劉俊杰以為楊辰在瞎畫,可是看了一會就發現是在計劃工程量,可是這個計算速度也太快了,快的他這個專業人員都跟不上。
“楊鄉長,你這算的也太快了,這一步是什么?”劉俊杰指著中間的一步問道。
“冗余量和損耗率呀。”楊辰的回答讓劉俊杰愣住了。
這可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得相當專業才行,至少這點,劉俊杰就認為比不上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