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店鋪,得有人消費,不然的話就是虛假的繁華,已經有人在底下傳言,說這么做純粹花錢買熱鬧,沒有實質性的作用 。
但是等到了七月份,各項數據先后出爐,對外公布的是全縣的數據,各項指標均有大幅度的增長。
但根據考核辦對各項的排名,在經濟總量這個指標上,下嶺鄉是全縣第七,以往的話在十四名左右。
財政收入這塊,增速排名第九,也前進不少。
只有人均收入這個,只前進了兩個名次,因為好幾種藥材要到下半年才能收,有的要到明年。
但是下嶺鄉是唯一一個三個指標全部前進的鄉鎮,雖然還不至于引起別人的關注,但至少有心人能看出名堂來。
“下半年咱們還得用用勁呀,現在這個名次可不行。”韓國強對楊辰說道。
“咱們那個政策該實行了。”楊辰笑著建議道。
這個可是大殺器,雖然把下嶺鄉該拿的那份稅務分成獎勵出去了,但上繳的錢還是要算到財政收入里的。
其實這些對于下嶺鄉的實際經濟沒有什么影響,但是數據增加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反正他們在那落戶沒區別。
然后到了黨政聯席會上,郭愛軍拿出了《關于在下嶺鄉實施強化招商引資工作的獎勵辦法》,一條一條給大家解釋。
一開始大家都以為是讓吸引外部投資的,結果聽了之后,發現就是讓原來的公司搬到下嶺鄉,而且不要求實際搬過來,只要把注冊地改過來,然后在這里繳稅就行。
稅收是按比例返還給企業,連返三年,逐年遞減,這樣的后果就是到了三年,企業可能就搬走了,但誰管那么多,先把眼前的糊弄過再說。
普通干部不作要求,但要完成的話也有獎勵,中層干部至少一個,班子成員至少兩個,規模大小和類型不限制。
“我給大家提示兩點。”楊辰緊跟著開了口:“第一,咱們最好不要盯著咱們縣里的企業,容易被其它鄉鎮針對,這種互挖墻角的事,縣里也不會支持,手心手背都是肉。”
“第二,大家盡量找那種建筑公司、勞務公司、服務公司,這類公司不管開在哪,不影響他們實際開展業務,人家要是一個水泥廠、紡織廠,肯定不可能搬過來,對不對。”
大家這才明白是怎么操作了,就是用返稅的好處讓你把公司搬過來。
這手段估計也只有眼前這個小年輕能想出來,太靈活了。
李志強看了楊辰一眼,故意小聲問韓國強:“韓書記,這樣不違規嗎?”
“咱正經的招商引資,怎么就違規了。”韓國強當場呵斥了他。
“這不是有點弄虛作假了。”李志強還有點不服氣。
“怎么叫弄虛作假,難道咱們引來的不是資金,非得把廠搬過來才叫招商引資,象楊鄉長說那樣,咱們把建筑公司引過來,又不影響他們開展業務,企業得到了實惠,咱們得到了稅收,兩全齊美的事。”李秀軍在旁邊反駁道。
他跟李志強基本上就是你贊成的,我都要反對,有理沒理,都要糾纏三分。
“在工作中有所爭論很正常,具體有什么疑惑,咱們可以下去找我和楊鄉長討論,但是任務一定要完成,另外聲勢不要過大。”韓國強最后一錘定音。
第三天,清遠市莘莘園林綠化公司做為下嶺鄉招商引資的第一炮,由韓國強陪同,親自辦理了搬移手續。
然后,楊辰又代表下嶺鄉,與清遠市莘莘園林綠化公司簽訂了投資五百萬元,打造一個二百畝的綜合苗圃基地項目。
其實這個才叫正經的招商引資項目,楊辰和韓國強也是拿這個來掩飾前面的公司搬遷。
果然,縣里只報道了這個苗圃項目的新聞,其它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