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熊隊最終在客場以108比96輕取雷霆隊。
賽后的數據統計,杜蘭特29分,威斯布魯克得到27分但是26投僅10中,哈登得到16分。
灰熊隊5人得分上雙,韓森貢獻了27分7扳7助攻。
比分展現出了兩隊的實力差距,但更重要的是,就像杜蘭特表現出來的那樣,“灰熊隊是因為保羅受傷才打進的西決”這種表象,讓雷霆隊對比賽的心理準備明顯不足。
這就好比以為要面對的是黑熊,結果一看才發現是棕熊。
雷霆隊完全沒機會了嗎?
顯然不是,從比賽過程能夠看出他們擊敗馬刺靠的不是運氣,馬刺也并沒有巴克利和奧尼爾說的那么不堪。
事實上,馬刺隊這賽季除了扶正倫納德,交易來杰克遜之外,還在買斷市場簽下了鮑里斯·迪奧。
昔日的“法國魔術師”膨脹成了“靈活死胖子”,卻成為了鄧肯除“海軍上將”羅賓遜外搭檔過最適合的內線。
雷霆隊是在被馬刺打到0比2之后,靠著布魯克斯的戰術調整防住了帕克和鄧肯的擋拆,才4比2拿下馬刺的。
接下來的比賽,就看雷霆隊的調整了。
休息了兩天后,雷霆和灰熊的比賽在福特中心繼續開打。
這場比賽開打后不久,雷霆隊就展現了他們的調整。
雷霆隊把杜蘭特推到四號位,打起了小個陣容。
這看似很不合理的陣容在開始收到了奇效,蘭多夫在低位單打的時候被夾擊失誤,還被杜蘭特掏了一次。
雷霆隊也靠著防守反擊打出攻擊波。
其實兩支球隊本質上還是節奏之爭,打快,雷霆隊的防守反擊灰熊隊很難跟得上。
不過等灰熊隊穩住陣腳之后,這個小個陣容就顯得有些搞笑了。
因為那個“大”用伊巴卡的話,低位防不住小加索爾,但是用帕金斯的話,基本上喪失了三秒區的協防能力。
并不是擺上一個大個子然后放四個小個子就是“一大四小”了,像這賽季一直用的熱火隊它是有防守體系的,但雷霆隊并沒有這種東西。
當然最重要的是,蘭多夫逐漸找回些感覺后,杜蘭特在他面前就變成了一個提款機。
布魯克斯的調整宣告失敗,不得不重新換回了雙塔陣容。
首發時段,灰熊隊和G1一樣,依舊牢牢占據著場上優勢。
不過等比賽進入到替補銜接段之后,局勢發生了很大變化。
變化來自哈登。
哈登G1狀態就不錯,今晚狀態看起來比G1還好,不僅靠著招牌式的歐洲步和撤步跳投頻頻得分,就連外線手感都很好。
而當喬格爾派上阿倫去防他之后,他又頻頻送出妙傳助攻隊友得分。
在韓森實力迅速提升的時候,哈登的進步也一點不小。
在韓森所知的“歷史”中,哈登在這個夏天去了火箭,給人的感覺像是突然之間就“打通了任督二脈”,從一個第六人變成了聯盟巨星。
事實顯然并非如此,哈登的這種變化和當初麥迪其實是一樣的。
在去到一支新球隊,得到更多球權之前,他們在母隊其實已經展現出了核心潛質。
這也成為了這場比賽的X因素。
韓森得到了全場最高的36分,灰熊隊的得分也不比上一場少。
但是雷霆隊最終以113比108扳回一城。
哈登全場13投10中,13罰10中得到30分,杜蘭特和威斯布魯克也分別貢獻34分和23分。
在這場天賦和團隊的對決中,這一次天賦打出了大于團隊的效果。
這場比賽對雷霆隊的啟發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