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心里還想著要幫扶娘家,那樣一來就是一個大負擔了。”
鄧世榮笑道:“外嫁的女兒幫扶娘家,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過這個幫扶肯定是有限度的,是在不影響婆家的前提下適當照顧一下娘家,而不是盲目的去幫扶,這一點我肯定會提前跟對方說清楚的。”
昌旺媽聞言松了口氣,點頭道:“我們也都是通情達理的人,要是真成了親家,適當的照顧那是應該的,只要不是那種婆家有點什么好東西都想著往娘家搬就行。”
鄧世榮看向鄧昌旺,問道:“昌旺,你覺得怎么樣?要是你沒意見的話,那我就安排你們廿八圩見上一面。”
鄧昌旺看了母親一眼,說道:“既然九公你都覺得我們般配,那我肯定是要見上一見的。”
“昌旺媽,你覺得呢?”
“九叔,那就先見見面再說。”
“行,那就這么說定了,廿八圩打相識。”
“好的。”
……
從鄧昌旺家回來,看到大女兒正在給家里的水缸挑水,鄧世榮不由得嘆了口氣,這個年代別說那耶村沒有通電,就連雙旺圩都要到1989年才正式通電,在沒有電的日子里,想要用水就只能從井里打水挑回來。
現在的水井,連手動的那種搖水裝置都沒有,只能用麻繩或者特制的扁擔勾把水桶吊下去,利用技巧把水桶裝滿水,然后再用力提上來。
鄧世榮家老房子旁邊就有一口老井,平時家里要用水都是從這口水井把水打回來。
也就現在的姑娘干慣了這種體力活,要是換成后世的姑娘來打水挑水,別說她們干不了這種活,就算能干,估摸著把家里的水缸挑滿后,晚上肩膀能痛到動都動不了。
因為青磚還要過兩天才運來,而新房子的基礎也全部用石頭砌出了地面,所以今天沒有人過來幫忙干活,晚飯一家人簡單吃了一頓白粥咸菜,就搞定了。
這段時間以來,家里天天吃肉,偶爾吃一頓白粥咸菜,就當是解膩了。
吃過晚飯,一家人坐在門口閑聊的時候,鄧世榮看到大女兒穿的褲子有了補丁,便說道:“阿珍,明天是龍潭圩,你把家里這兩年攢下來的布票全部拿上,明天跟你去買點好布回來做些衣服穿。”
鄧允珍聞言一愣,說道:“爸,那些布票不是攢起來給我未來嫂子的嗎?現在我們用了,等哥找老婆的時候,哪有布票給嫂子做衣服啊?”
鄧世榮擺手道:“這個你不用操心,到時我自然有辦法。”
父親在鄧允珍心目中那是萬能的,既然父親說他有辦法,那肯定就有辦法,便興奮的答應下來。
而鄧允珠見狀,也眼巴巴的看著父親,說道:“爸,我也想去龍潭圩。”
雖然一輛單車帶兩個人有點吃力,但看到小女兒那副期盼的模樣,鄧世榮終歸不忍心拒絕,便點頭道:“行吧,那明天就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