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1981年就畫上了一個句號,迎來了1982年。
周旺大隊。
小江村。
早上七點,陳達聰一臉喜色的提著一個籠子回家,籠子里面有四只野兔,是他學會用陷阱捕兔以來收獲最大的一次。
回到家,正在門口喂雞的女兒陳邦麗看到了,不由得滿臉驚訝道:“爸,你居然抓了四只野兔,這是把陷阱挖到兔子的家門口了嗎?”
陳達聰一臉得意的說道:“差不多吧,反正這次收獲大了,而且四只野兔都還是活的呢!”
父女倆說話間,聽到動靜的李英和兩個兒子也從屋里走出來,看到陳達聰一次性捕了四只野兔,都是嘖嘖稱奇。
在后世,野兔在雙旺境域是絕跡了,但在這個年代,野兔在雙旺境域的農(nóng)村還是很常見的。
不過,這玩意并不好抓,陳達聰能一次性抓到四只野兔,確實挺罕見的。
陳達聰?shù)蒙獕蛄耍銌柪掀诺溃骸澳憧催@個怎么處理?”
李英毫不猶豫的說道:“這玩意留著我也做不出好吃的味道,姐夫廚藝這么好,肯定能做得好吃,不如都給他送去吧!”
如果是以前,這十幾二十斤重的四只野兔,不管做得好不好吃,肯定都會留下來自家吃,一個月吃兩只,能吃兩個月呢!
這年代,一個月能吃上兩只兔子,這已經(jīng)是令人羨慕的生活了。
但現(xiàn)在她們家的生活也是今非昔比了,一方面是分田到戶,收獲的糧食比在生產(chǎn)隊時強多了。另一方面是得到了姐夫的照顧,去幫忙做工的時候,賺到了不少工錢。
還有比以前養(yǎng)多了幾頭豬以及翻了幾倍的雞鴨,再加上隔三差五的,姐夫也會托人給她們家?guī)弦粔K豬肉啥的。
綜合下來,她們家的日子,比以前真的好了很多。
尤其是隔三差五的吃肉,讓她們家已經(jīng)成為村里很多人家羨慕的對象了。
之前老是姐夫給她們家送肉,現(xiàn)在自家男人運氣好抓到了四只野兔,那給姐夫送過去就是最合適的。
女兒陳邦麗聞言,也贊同道:“就媽這廚藝,把這野兔留家里就是浪費,給大姑父送去確實是最合適的。”
大兒子陳邦國更是自告奮勇的說道:“爸,媽,那我給大姑父送過去吧!”
陳達聰聞言笑道:“行,那吃了早飯,你就給伱大姑父送去吧!”
……
烤火,可以說是南方農(nóng)村人冬天最喜歡做的一件事。
天氣冷的時候,在客廳燒上一盆火,然后自家人以及左右鄰居圍著火堆坐,一邊烤火一邊聊天,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大人們烤火聊天,而孩子們則一邊烤火,一邊烤紅薯、芋頭、大薯、木薯以及各種籺,既有吃又可以“玩火”,那也是童年難忘的樂趣之一。
此時,鄧世榮一家人就圍著火堆烤火聊天,鄧允珠以及那三個小的,正在烤木薯。
在所有薯類中,用炭火烤木薯那味道真的是絕了,只有那種烤得流油的紅薯勉強能夠與之一較長短。
很快,木薯就烤好了,鄧允珠也不怕燙,拿起刀把表面那層已經(jīng)烤成炭的木薯皮刨掉,露出微微焦黃的肉色。
等全部刨干凈之后,鄧允珠把它對半折斷,露出里面微黃的薯肉,一股木薯所特有的香味便瞬間彌漫開來。
鄧允珠把其中一半遞給父親,說道:“爸,你嘗嘗看我烤得好不好吃。”
鄧世榮接過這半截木薯,又對半掰開,把其中一半遞給大兒子,然后對大兒媳說道:“阿萍妹,這木薯微毒,孩子現(xiàn)在還在吃奶,所以你盡量不要吃這個。”
張秀萍點頭笑道:“知道了爸,這木薯我從小吃到大,早就已經(jīng)吃怕了,不會嘴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