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卜大芳那耶賓館開業之后,不到一個星期那耶醫院也低調開業了。
醫院畢竟是救死扶傷的地方,鄧世榮覺得沒必要搞什么開業儀式,直接低調開業就是了。
反正離雙旺鎮比較近的七八個鄉鎮,該知道的都已經知道了,目前醫院的病患來源就是這七八個鄉鎮的人,就是再怎么宣傳其他離得遠的病人也不會到這里來治療。
不過,即便只是這七八個鄉鎮,那覆蓋的人口也有幾十萬了,堪比一些小縣的人口,倒也不怕沒有病人。
而在醫院開業的時候,鄧世榮則親自帶隊前往京城梅地亞中心參加央視的廣告招標。
說起這場招標會,就不得不提一個女人。
這個女人不是別人,正是一手開創了“央視標王”這個名詞的央視廣告部主任。
此時,站在招標會現場的譚主任心里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她是從去年開始接手央視廣告部的,這個時候的央視廣告每個時間段的企業廣告報價都是統一的。
盡管這時央視優質時段尚沒有黃金段位之說,但是這塊資源實際上已成為稀缺廣告時段。
畢竟,大家眼睛又不瞎,哪個時段的廣告效果好,哪個時段的廣告效果差,大家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這花同樣的價錢,誰都希望能夠在央視的黃金時段播放廣告,但這黃金時段的廣告位置是有限的,有些企業的負責人便產生了異樣的心思,妄圖通過走捷徑和歪路子獲得黃金段廣告位置。
企業間不正當競爭的現象屢見不鮮,譚主任每天都能夠收到大量的熟人委托和電話叮囑,可謂是不厭其煩,有些商業大佬眼見無法從譚主任這邊獲得便利,便想方設法從各種渠道獲得廣告部的條子。
一時間,廣告部收到了大量數之不盡的條子,這些條子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希望能夠獲得央視黃金時段的播放權。
在這種不良競爭風氣的影響下,央視廣告部的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員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
作為廣告部的負責人,譚主任意識到這種不良現象必須要遏制了,央視廣告的競爭模式也需要進行調整,需要更加透明和公平的商業競爭來代替目前的商業模式。
于是,譚主任便提出了調整廣告競爭模式的想法。
她認為最公平和透明的競爭模式便是企業招標,招標的客戶群體是面向全國的各大企業,各家企業憑借各自的本事來出價,最終出價最高的企業便可以獲得央視黃金時間段的廣告播放權。
只是,這個想法卻引來了許多人的非議,畢竟這種想法在這個年代太過于大膽和冒險了,廣告模式的調整將會影響著央視的盈利,一旦調整失敗,那么央視便會承擔著巨大的損失。
譚主任是頂著巨大的壓力,再三堅持必須調整目前的廣告競爭模式,這才有了現在這場招標會。
一旦招標會成功,那譚主任自然是央視的功臣,可一旦這場招標會失敗,那她的責任是跑不掉的。
因此,在招標會即將開始的時候,譚主任心里可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自信。
不過,俗話說得好,這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譚主任心里也沒有過于糾結,在登臺說了幾句開場白,狠狠的夸了黃金時段廣告一番后,就宣布廣告招標正式開始。
值得一提的是,這央視黃金段廣告招標的最初兩年,都是采用“暗標”的方式,直到1997年拍賣行介入之后,標王才由暗標改為明標,投標者可以多次叫價,逐步提高競價。
鄧世榮清楚記得首屆標王的價格,只要不是暗箱操作,他們鄧氏集團中標那是十拿九穩的事。
事實也正是如此,經過暗地里一番角逐后,鄧氏集團以33333333元的價格,奪下了首屆央視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