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世榮在杭州見過馬老師后,次日便乘坐飛機前往深圳。
這次來深圳,原本是想要提前見一見小馬哥的,不過想到這個時候的小馬哥還在潤訊公司上班,雖然也投資了惠多網,但距離他創立騰訊還早,現在去見他倒是沒必要。
因為小馬哥跟馬老師傅不一樣。
馬老師家境普通,創業之初經歷了重重困難,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頭,尤其是創立阿里之后,在尋求第一筆風險投資的時候,那真的是求爺爺告奶奶,受盡了白眼。
鄧世榮提前去認識馬老師,并給了他一張名片,就是讓他在尋求風險投資不順利的時候,能夠想到聯系他。
當然了,他這一趟其實也可以不去,等馬老師四處碰壁的時候再隨便派個人去找他,也能做成他想要做的事,但他閑著也是閑著,便提前過來見一見他。
有人把鄧世榮這種行為叫做舔,也不知道他們對舔字是怎么理解的。
在鄧世榮看來,舔那是弱者對強者做出來的一種討好行為,包括但不限于感情、商場、政治等等。
但強者對于弱者,那就不叫舔了,而是一種恩賜。
鄧世榮除了夸幾句馬老師,給他一張名片,一個投資承諾以外,有什么求著馬老師的嗎?
有說過這個行業非馬老師不可嗎?
如果馬老師不聽話,風險投資選擇的是外資,那鄧世榮也不介意親自下場,給他一個終生難忘的教訓。
至于說離了外資,阿里就做不起來了,那真是笑話。
阿里的崛起,那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前期在國內的發展只要有錢有關系就行,跟是不是外資并沒有半毛錢關系。
至于海外的發展,沒有外資的介入確實會比較難,甚至沒有在美國上市的機會,但做企業也不是非得上市才牛逼,就比如說字節,人家也沒上市,可影響人家賺錢了嗎?影響人家在商界的地位了嗎?
以鄧氏集團現在的體量,想要上市那是分分鐘的事,但鄧世榮也沒有上市的想法。
企業上市之后,固然能帶來不小的好處,但相對來說,也受到了不少限制。
總的來說是有利有弊,對于鄧世榮來說是弊大于利,所以他根本就沒有讓集團上市的想法。
扯遠了……
再說小馬哥,那是真正的富二代出身,而且他創業之初也不缺資金,所以現在見小馬哥,沒多大意義。
等受互聯網泡沫破滅的影響,小馬哥創建的QQ陷入困境的時候,到時鄧世榮再出現在他面前不遲。
因此,這次來深圳,鄧世榮是沖著任總來的。
中華有為雖然1987年就已經創建了,但前期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直到1993年搞出了C&C08數字程控交換機,第一次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技術,才真正的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而今年,就是中華有為快速發展的元年。
跟馬老師的見面,鄧世榮用的是偶遇的辦法,算是比較隨意的一次見面。
跟任總見面,鄧世榮就要重視多了。
雖說現在的中華有為,遠遠比不上鄧氏集團的規模,但鄧世榮仍然打心里佩服任總。
前世在如此強的打壓之下,仍然沒有跪,而是頂著壓力發展,就沖這一點就值得敬佩。
因此,鄧世榮跟任總的見面,是通過集團來聯系,以鄧氏集團董事長的身份,正式拜訪任總。
……
上午10點。
任總帶著公司高管,親自迎接登門拜訪的鄧世榮。
雙方在寒暄過后,任總便把鄧世榮迎到了他的辦公室。
至于那些公司高管,也都各忙各的去了。
等助理送上茶退出去后,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