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陽光透過染上秋色的樹葉,斑駁地灑在院子里。寶寶被院子里落葉的沙沙聲喚醒,今天全家要一起制作秋季文化主題的手工作品,他滿心期待地從床上蹦了起來。 寶寶穿上一件印有楓葉圖案的毛衣,跑到客廳。只見客廳的桌子上已經擺滿了制作手工藝品的材料:彩色的紙張、剪刀、膠水、鐵絲,還有一些小燈珠。爸爸媽媽正坐在桌旁,商量著從哪個手工作品開始。 媽媽拿起一張紅色的彩紙,對寶寶說:“寶寶,秋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楓葉了,我們先做一個楓葉剪紙吧。”媽媽熟練地將彩紙對折了幾次,然后拿起剪刀,開始在紙上剪出形狀。寶寶睜大眼睛看著,只見媽媽的剪刀像靈動的小魚,在紙間穿梭,不一會兒,一個漂亮的楓葉形狀就出現在媽媽手中。媽媽展開剪紙,一片栩栩如生的楓葉呈現在眼前。 寶寶迫不及待地想要嘗試,他學著媽媽的樣子,拿起一張黃色的彩紙開始折起來。可是寶寶的小手還不太靈活,折的過程中紙張有些歪歪扭扭。媽媽在一旁耐心地指導:“寶寶,沒關系的,慢慢來。把這個角和那個角對齊,然后再對折一次。”寶寶按照媽媽的話去做,終于把紙折好了。他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開始剪,雖然剪出來的楓葉沒有媽媽的那么精致,但也有模有樣。寶寶高興地拿著自己的楓葉剪紙說:“看,我也做出來了!” 接下來,爸爸說:“我們再做一個秋季的燈籠吧。”爸爸拿起幾根鐵絲,開始彎曲、纏繞,不一會兒就搭出了一個燈籠的框架。寶寶好奇地問:“爸爸,這個怎么看起來像個球呀?”爸爸笑著說:“寶寶,這是燈籠的骨架,我們還需要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媽媽把一些彩色的紙張剪成了細長條,然后用膠水一條一條地粘在燈籠骨架上。寶寶也來幫忙,他負責遞紙條給媽媽。粘好紙條后,爸爸在燈籠里面裝上了小燈珠,然后把燈籠掛了起來。寶寶打開開關,燈籠瞬間亮了起來,紅色、黃色、橙色的燈光交相輝映,就像秋天里溫暖的篝火。 午后,陽光變得更加柔和。媽媽從儲物間拿出一些干樹枝和松果,說:“我們可以用這些材料做一個秋季的裝飾畫。”寶寶看著這些干樹枝和松果,想象不出它們能變成什么。媽媽先把樹枝擺放在一張大的畫紙上,拼出了一棵大樹的形狀,然后用膠水固定住。接著,她把松果粘在樹枝上,當作大樹的果實。 寶寶在一旁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從彩紙堆里找出一些棕色的紙,剪出了一些小動物的形狀,有小松鼠和小兔子。他把小松鼠粘在樹干上,把小兔子放在樹下,仿佛這些小動物正在享受秋天的果實。媽媽看到寶寶的創意,夸獎道:“寶寶,你可真有想象力呢!” 傍晚時分,全家的手工作品都完成了。客廳里掛滿了楓葉剪紙,桌上放著閃亮的燈籠,墻上掛著充滿秋意的裝飾畫。寶寶看著這些作品,自豪地說:“我們做了好多漂亮的東西啊!” 爸爸對寶寶說:“寶寶,這些手工作品可不僅僅是為了好看。它們還代表著我們的秋季文化,楓葉象征著秋天的美麗景色,燈籠代表著團圓和溫暖,而我們做的裝飾畫則展現了秋天里動物們的生活。” 寶寶認真地聽著爸爸的話,他明白了這些手工作品背后的意義。隨著夜晚的降臨,寶寶在一天的秋季文化手工活動中感受到了濃濃的家庭氛圍和秋季文化的魅力。他帶著對今天的美好回憶,在溫馨的家中進入了夢鄉,在夢里,他或許還在繼續創造著更多充滿秋意的手工作品呢。
蕭暮的愛情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