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忍班會議,是由初代火影千手柱間親自創立的,雖然名字上有上忍,可卻并不是所有上忍都參加的會議。
木葉巔峰時期三萬來號忍者,上忍的比例就算按照最低時期的百分之五,那也足足有一千五百人,更別說還有精英上忍,就算現在是虛弱期,獲得上忍稱號的忍者也足有數百人,哪是一個小小的火影大樓會議廳能放下的。
上忍班會議,其實應該叫做木葉最高會議,是由火影親自主持,長老團、暗部部長、木葉所有家族族長和主事長老、平民代表、為木葉做出突出貢獻的平民英雄參加的會議,規格之高,僅次于大名火影聯合會議。
其性質相當于某天朝的最高代表大會。
所以一般沒有什么重要之事是不會召開的,但正因如此,也代表著一旦召開,那必定是有大事。
上忍班會議還有一個要點,那就是舉手表決制度,在這里,火影也只有一票,還沒有一票否決權,只要在大會上敲定的決策,理論上必須執行,即使決策是罷黜火影,也一樣。
當年千手柱間之所以設立這個制度,就是為了防止木葉成為一言堂。
所有命令都出自火影一人,屬于人治,當這個人睿智公正,強大無畏時的確是沒所謂,甚至還是好事,可當這個領導已經被權利和欲望徹底腐蝕了呢?或者年老體衰昏聵不堪的時候呢?
如果這個時候還是什么事都有一把手說了算,那木葉內部肯定會慢慢腐爛。
這個制度的好處是對火影是一種威懾,你要不好好干我的是可以罷黜你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上述情況的發生。
可壞處同樣不小,如果這個制度順利實行下去,火影的權利會被極大削弱,內部派系林立顯現加劇,在和平時期倒還行,但忍界格局是五大國并立,如果力量不夠集中,很容易會被他國從內部瓦解,木葉隨時有可能有分崩離析。
總得來說,壞處大于好處,
柱間的初衷是好的,可是太過理想化。
二代火影千手扉間看出了其中問題,但畢竟是自己大哥的決定,他也不好廢除,但是他可以不開啊。
于是千手扉間沒有改制度本身,只是加了一句話,除個別情況(與大名有關),上忍班會議是否開啟由火影自己決定,其他人不容反駁。
到了三代火影時期,四巨頭當道,上忍班會議是重開了,但完全成了擺設,每次開會就是走個過場,好好的一個會議成了四巨頭手中的工具,什么工具呢,讓四巨頭的任何決定擁有所謂的公正性和法律效力的工具。
這很像團藏以前老愛說的那句話: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木葉!
因為為了木葉,所以不容反駁。
至于這句話之后的內容,就不知道到底是啥玩意兒了,不管好壞,反正先蓋上一切為了木葉的鋼印,準沒錯。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年審判旗木朔茂時,完全就是團藏在臺上表演,臺下的高層們更像觀眾,若不是玄武出面,團藏還真就會毫無阻礙地成功。
然而,木葉 50 年 6 月 21 日的上忍班會議注定有所不同。
...
大名的詔令很簡單,就是要求更換火影,大名的詔令也很驚人,居然要求更換火影!
忍村制度建立以來,哪個影不是干到死(大多都是不得好死)?
現在火之國大名居然要求更換火影!
在場之人確認自己看的、聽的都沒錯后,大部分人都被震驚得不要不要的。
當然,有一些人依舊鎮定,那就是坐在第一排和第二排的,這些人要么是被猿飛日斬提前告知的,要么是秋道玄武給的消息,有的甚至都收到了。
“肅靜。”
僅僅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