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寧宮得了大皇子的撫養權,宮里只是熱鬧了一時,便沒人注意了,聽說大皇子的脾氣格外的大,整日整夜里哭鬧不止,偏偏他小小的人兒和心里知道似的,溫愨夫人抱著他回了清寧宮。
似乎讓他格外的安心,從那以后,只讓溫愨夫人這個養母一直抱著,除非累的睡著了,整個清寧宮才能安靜不少 。
溫愨夫人也能趁機休息一會,不過幾日,便折騰的她疲憊不堪,不過雖然身體疲憊,眼里的光彩卻是從未有過的明亮。
錦嬪陪在一旁,看著溫愨夫人不時的揉著額頭,有些擔心的說道:“姐姐,大皇子也太能哭鬧了,你看你,眼看著就憔悴了不少,若是一直下去,姐姐的身子怕是熬不住。”
“小孩子嘛,哪有不哭鬧的,過上幾個月,再大一些就好了,本宮的身子本宮心里有數,不礙事的。”溫愨夫人眼里帶著一絲溫柔,緩緩說道。
“更何況,本宮到底不是他的生母,若是不盡心些,陛下又怎么會放心讓本宮撫養元佑。而且元佑生的可愛,即便鬧騰了些,本宮也是甘之如飴。”
溫愨夫人眼里的慈愛是怎么也掩蓋不住的,多好的孩子啊,這可是她日后唯一的孩子了,如何不盡心呢。
“姐姐,宣妃已經不在了,陛下既然把大皇子交給姐姐撫養,也是對姐姐信任有加,只是為何不干脆把大皇子的玉碟記在姐姐名下,如此也不枉費姐姐的一片慈母情深。”
錦嬪想了想,到底還是說了出來,看姐姐如今的架勢,是把大皇子放到心尖上疼的,以后想必也是會掏心掏肺的對大皇子好。
只是到底是別人的孩子,如此盡心就怕竹籃打水,一場空啊,若是記在自己名下就不一樣了,即便不是親生的,可在禮法規矩上就是親生的,自然與養母是不同的。
溫愨夫人眼里閃過一絲復雜,隨后消失的干干凈凈,眼里全是堅定之色,笑著說道:“記不記在本宮的名下有什么要緊?都說是生養之恩,這養恩雖然排在生恩后面,可也是同樣重要的,只要本宮待他真心,他必然也會同樣回報給本宮。”
“一個虛名罷了,本宮不介意,你沒看陛下與太后未曾相處過,如今不也是母慈子孝,更何況元佑既然到了本宮宮里,編上本宮的孩子,從小養大的情分,比知生恩也差不了什么。”
心里的諸多想法自然是不能與錦嬪說的,只能如此說了出來,是她不想求陛下把元佑記到她的名下嗎?是不能啊……
“姐姐,妹妹只是為姐姐不平罷了,宣妃是不在了,可她的宮女卻在大皇子身邊伺候,等大皇子長大了,未必不會念著生母,姐姐要早做打算啊。”
宣妃的宮女自然是向著宣妃的,即便宣妃不在了,可總有一天,大皇子會知道宣妃大理存在,這人活著還好,就是死了才最難辦,九死一生生下來他的母親,如何會不念呢?
屆時生母母家,養母母家,夾在中間的大皇子總會有個親疏遠近,即便是從小養大的,有那份血脈親情在,姐姐未必不是白忙一場。
說她心里多也好,未雨綢繆也罷,姐姐眼里如今只看到大皇子的好,她卻不能不為她多考慮一些。
溫愨夫人嘴角的笑意淡了淡,回想起那天抱元佑回宮時,那個叫茱萸的宮女眼里滿滿的戒備,也是頭疼的緊,雖然是個宮女,倒是個不好處置的,為了以后不傷害她與元佑的母子情分,還是要徐徐圖之才是。
她不容許有一絲意外來破壞她們的母子情分,只是此事不能操之過急,等元佑記事了,還要等兩年,慢慢來吧。
“妹妹放心,本宮心里清楚,不過是一個宮女罷了,翻不出什么風浪來,等元佑大了,本宮自有打算,如今元佑對本宮親近,本宮與元佑正是需要培養感情的時候,其他人就先不必理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