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門口的堯帝身子一頓,清冷的嗓音響起:“群芳園的花兒要開了,姹紫嫣紅,甚是好看,鄭卿有時間不如出去走走。”
說完大步離去,鄭惜年嘴角勾出一絲完美的弧度,笑著說道:“多謝陛下圣恩。”
看著帝王的身影離開了永福宮的宮門,良辰終于忍不住激動說道:“主子 ,陛下這是答應了,主子可以去看二皇子了?”
鄭惜年點了點頭,是啊,即便別人不知道她被暗中禁足,她自己是知道的,若是她一味的沉浸在失去姐姐的痛苦之中,沒有絲毫動作,那么她真的便會呆在永福宮一輩子都出不來了。
其實姐姐才是陛下心中最符合的那那個人吧,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姐姐一輩子要強,卻敗在生產之上,只留下一個生而喪母的二皇子。
沒關系,以后二皇子由她來守護,姐姐的仇也得她來報,以后永福宮再也不會陷入如今的局面了,只要她順應陛下的意思,永福宮便是盛寵不衰。
不過這些就沒有必要和她們兩人講了,秘密公開了就不是秘密了,還是爛在肚子里的好。
“是啊,我們可以去看睿兒了,終于可以去看看他了。”鄭惜年一句話道盡了她所有的努力。
即便不足為外人道也,只有她自己知道,姐姐那聲撕心裂肺的驚叫,以及帝王毫不留情的旨意,是她這輩子都揮之不去的噩夢,讓她多少次在夢中驚醒,獨自坐到天明。
但凡她再蠢一些,就真的泯然眾人了,她一遍遍的在深夜回想,回想姐姐說的每一句話,她想若是姐姐活著,該怎么做呢?不知不覺她便活成了姐姐的影子……
堯帝去永福宮的事在后宮沒有引起絲毫波瀾,畢竟清寧宮如今才是炙手可熱的存在。
轉眼便是到了二月初三,二皇子李元睿的抓周宴。按照大皇子的規格,在太妃的綏壽殿舉辦。
鄭惜年一早便準備好了,卻沒有動身,而是掐算著時辰,畢竟凡事過猶不及,還是按部就班的好……
而此時,綏壽殿,一早便進宮的晉國公主,此刻正在陪著陳太妃說話。
陳太妃看著女兒自然心中高興,謹慎的性子,卻讓她不贊同的說道:“你來的也太早了些,也不怕人說閑話。”
“兒臣許久未曾見過母妃了,心里掛念的緊,母妃不必擔憂,皇兄那里也是知道的。”晉國公主笑著說道。
“即便陛下寬容,做臣子的也要懂規矩,堯時時刻刻謹記,不要失了規矩。”
陳太妃還是不放心的囑咐一句。她便是靠著謹慎守規矩,才能抱上太后第三次大腿,平平安安的把兩個女兒養大成人。
兩個女兒也是知事懂禮的,又回到討太后歡心,這才能在后宮有一席之地。
雖然大女兒遠嫁魏國,可也是她自己求得,是去做皇子妃,明媒正娶迎進魏國的,二女兒嫁入了孔家,衍圣公的后人,誰不說她嫁的好,有福氣。
陳太妃卻依舊規矩守禮,不敢行差踏錯,小心謹慎幾乎刻在了骨子里,想想皇覺寺那些先帝的嬪妃,她已經足夠幸運了。
所以陛下把二皇子送到她宮里來,她即便不愿意,也是笑著接過撫養二皇子的事,只是對二皇子并沒有多親近,不過是按著規矩撫養罷了。
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她不是太后,也不是皇子名正言順的祖母,不該插手的決不能插手。
“母妃放心,兒臣心中有數,你看兒臣出閣之后,與駙馬琴瑟和鳴,一心相夫教子,何曾錯了規矩?”
對于陳太妃的時刻叮囑,晉國公主絲毫不覺得厭煩,她知道母妃是孤單的,可是皇家規矩在此,不能時時進宮。
如今好不容易趕上機會,她總要多陪陪母妃說說話的,這點太后也是贊許的。
“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