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過了三日,很快便到了七月的最后一天,堯帝終于不拉著穆清宴下棋了,因為今日是安國公主,魏國太子妃,進京的日子……
安國公主雖是蜀國出嫁的公主,可如今她卻不只一層身份,她是蜀國的公主,更是魏國的太子妃,還會是魏國未來的皇后。
雖然是為了給魏太后祝壽,可她不只有女兒這一層身份,還代表著兩國的邦交。
是以,堯帝下令,命百官嬪妃公主都在宮門口迎接魏國太子妃的到來,甚至連他自己都親去迎接 。
原本也不必他親自去的,只是堯帝對于安國公主極其看重,以皇兄接出嫁皇妹的名頭,也沒人反駁,倒還得了個好名聲。
安國公主進宮的車駕,浩浩蕩蕩,綿延十里,可見魏國對她的看重。
這讓人不由得想起當年堯帝親自送她出嫁時的場景,同樣是十里紅妝綿延,甚至堯帝還親自送到城外,可見皇家也是親情在的。
迎接安國公主的儀仗擺的很大,等公主進宮,并未直接去見太后,反而梳洗過后,直接宴飲,文武百官,后宮嬪妃,皇子公主,俱都作陪。
魏太后與安國公主分坐堯帝兩邊,連長公主李曦都退射一席之地。
今日說堯帝與安國公主以及魏太后的主場,兄妹,母女之間共享天倫之樂,群臣百官倒是成了陪襯。
安國公主出嫁魏國三皇子,不過三年,三皇子便成了魏國太子,又過了兩年,太子之位徹底穩固,眾人無不稱贊是魏國太子娶了個賢內助,如今魏皇眼見著纏綿病榻,不久于人世,朝中大事都由太子打理,等魏皇病逝,太子登基是名正言順的事。
屆時安國公主李晗的身份地位便要更上一層了,如今的她端莊大氣,眉宇間的英姿颯爽是掩蓋不住的,面色紅潤,顯然是過的極其順遂。
嘴角含笑,不時與眾人遙遙舉杯,大國風范盡顯。
上面三人,一片和樂,底下的人便是心思各異了。
穆清宴狀似無意的看向上首的魏太后,原本烏黑如墨的發絲,如今上摻雜著縷縷銀絲,歲月也在她的臉上留下了痕跡,多年不見,她也老了。
不過也就看上一眼,隨后便悶不做聲的看著眼前的珍饈美饌,聽著大殿之上的觥籌交錯,卻是格格不入。
上首的堯帝,狀似無意的看向穆清宴,嘴角勾起一抹深么莫測的笑意,隨即吩咐隨喜,端著御案上的酒壺,讓他親自給穆清宴,斟上一杯酒,眾目睽睽之下,穆清宴坦坦蕩蕩的喝了下去。
事實上,他并沒有拒絕的資格,既然知道堯帝如今對他起了殺心,本就功高震主,當眾駁了帝王面子,有理也沒理了。
只是看著眼前的精致酒壺,真是好久不見了。
鴛鴦酒壺,曾經先帝也用同樣的酒壺親自給他斟上一杯酒,幸運的是,他賭贏了,如今,他能不能贏,全在太后一念之間罷了。
不過他的命也是沒那么好要的,無意間瞥過皇子公主席上,微微瞇了瞇眼,又離開了。
魏太后看著那盞鴛鴦酒壺,只是嘆息一聲,卻沒有阻止。
大殿之上繼續熱鬧喧囂,似乎華麗的外表下,一切的波譎云詭都暫時消弭于無形,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李元睿看了看面前的一盤精致糕點,又瞥了一眼站在江昱身邊的任平安,眼神緊了緊,隨后笑著說道。
“昱表兄,這宴席怕是還要許久,你身邊的伴讀怕是要一直餓著肚子了,不如我桌上的這盤糕點就賞給他吧。”
江昱看了一眼笑得燦爛的李元睿,說道:“平安不過是個奴才,哪里配吃殿下賞賜糕點,這糕點還是殿下留著自己用吧。
更何況,這糕點是御膳房特地為幾位殿下準備的,每桌只賜一份,每份花樣又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