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殿 “殿下,養性齋那邊有信傳出來了。” “哦?說了什么?”李元康看著手上的書簡,神色沒有絲毫波瀾。 “養性齋那位想見鄭貴妃一面。”元寶回稟道。 “鄭貴妃是不是還在宣室殿外跪著?”李元康問道。 “是,已經足足三日了。”元寶此刻也有些佩服鄭貴妃了,三日滴水未進,冰天雪地的跪在宣室殿門口,尋常人是絕對做不到的。 “走吧,去宣室殿,既然二皇兄有所求 我也該成全他才是。” 李元康整了整衣袖,披上大氅向外走去…… 宣室殿 鄭惜年面色蒼白,隱隱透著青色,全靠一口氣撐著,膝蓋早已麻木,失去了知覺 ,全身如墜冰窟,冷的厲害,卻還是挺直脊背 ,就那么跪在那里,不到最后一刻,她決不放棄。 李元康眸子中閃過一絲異樣,腳步未停,徑直進入殿內。 “兒臣給父皇請安。” “康兒來了,過來坐。”堯帝沉靜的眸子頓時多出了一絲喜悅,招招手,讓李元康坐的近一些。 “怎么這會兒過來了?可是有事?”對于李元康的到來,堯帝是發自內心的歡喜,語氣溫和的不像是帝王,反而更像是尋常人家的父親,寬和又包容。 “父皇,兒臣剛進來時,瞧著鄭貴妃還在外面跪著,已經三日了,想必父皇的氣也消了,再跪下去,對父皇的名聲有礙,父皇不如高抬貴手,免了鄭貴妃的責罰吧。” 李元康直奔主題,做為父皇最喜愛的兒子,父子交談不必有太多的彎彎繞繞,也不必有過多的算計,這是他們父子間的默契。 “既然康兒求情,那便免了貴妃的罰跪吧, 隨喜,去傳旨,讓貴妃回去吧 。” 堯帝也沒有詢問李元康為何來求情,只要是他想要的,無論什么,他都愿意給。 “是,奴才遵旨。” “喜總管且慢。” “父皇,養性齋傳來消息,二皇兄想見貴妃一面,父皇不若一并成全了吧 。” 李元康不說為何李元睿會給他傳消息,堯帝也不問,這是父子二人之間獨一無二的的信任。 “去吧,按著康兒的意思,送貴妃去養性齋。” “奴才遵旨。”隨喜笑著應了,果然小殿下一來,陛下的心情都好了許多。 宣室殿的大門打開,鄭惜年被凍的有些恍惚,聽見響動,卻又迅速清醒過來。 “喜總管,可是陛下同意本宮去養性齋了?”畢竟這三日陛下從未出門,也不曾見她。 看著鄭惜年眼中的希冀,隨喜上前扶起鄭惜年,小聲說道:“貴妃,陛下已經同意了,還是三皇子求的情,您可要心中有數啊。” 鄭惜年跪了三日,在隨喜和風信的攙扶下,廢了好大的力氣才起身,此刻的她眼中多了一絲欣喜,只要能見到睿兒一切都值得。 “總管的意思本宮明白 ,本宮心中有數,還要多謝總管提點,本宮想先去養性齋,就不多留了。” 隨后便在風信的攙扶下,一瘸一拐的離開,只是那步子實在是慢的驚人,隨喜嘆息一聲,上前說道:“奴才命人給您準備轎攆吧,不是什么大事,陛下不會計較的。” 他沒說的是,按著目前這個速度,怕是到天黑,這主仆二人也走不到。 “那便煩勞總管了,本宮這身子如今實在是不中用。”鄭惜年微微頷首,以示謝意。 若不是一口氣撐著,她如今怕是連站都站不起來了。 隨喜一聲吩咐,自然一切很快準備妥當。鄭惜年拒絕了風信的同行,一個人坐著轎攆去了養性齋。 風信嘴角帶著一抹苦笑,她的好日子要到頭了,也好,背著愧疚過日子,太難熬了些…… 養性齋 鄭惜年一路暢通無阻的到了養性齋,這個她從未在踏足過的地方,此刻入眼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