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多年前,我們祖上有個先人叫陳澤恩,自幼聰明好學,18歲中舉人,21歲中進士。后來入朝為官,若干年后到西北一省出任都督一職。再后來年齡大了他就向朝廷請辭,要求告老還鄉,朝廷同意后他就帶著家眷回到陳廟鄉,他百年后,在當地紳士們的建議下為他建座廟,以示紀念和后人緬懷。
離這不遠的古茶鎮有門李氏旺族,據傳說這位姓李的當年也是風云人物,不僅有文化,還有一身好武功,年輕時游走江湖,廣結天下豪杰,后來做起了茶馬古道買賣。那時我們先人已在西北當了都督,屬地正好在茶馬古道上,這位姓李得知后便前往拜見,姓李之人為人豪爽,又是同鄉,兩人一見如故,后來竟成了忘年交。當然我們先人在生意上也給了同鄉不少照顧。
我們先人百年后,得知族人準備給他建座廟,李氏特地趕過來送些銀子留建廟之用,他說先人在西北為官時給他不少關照,點滴之恩還涌泉相報呢,他捐這些銀子應該的。
后來廟建好了就叫陳廟,聽說陳廟不是建在山上,而是建在離鄉政府最近的山腳下,不過我們小時候去山腳下玩,有片地上確實有殘磚碎瓦,也不知是不是陳廟的舊址。
“王書記,我在縣志里查古茶鎮歷史時,也看到有關陳廟鄉的記載,確實是因陳廟而得名,1千多年前陳澤恩官至都督,為二品。”夏子偉道。
“二品相當于現在什么官?”老人好奇地問。
“老人家,二品相當于現在的省委書記和省長,屬于正部級。”王偉江解釋道。
“天那,干到這么大官,這1千多年我們陳氏一脈就出他這么一個大官?!崩先烁锌f。
“老人家,您看這里四處都是郁郁蔥蔥的竹子,想必當地人一定對竹子非常熟悉吧!不知道在這兒有沒有人擅長用竹子編織各種器具呢?我對此很感興趣,如果有的話,能否帶我去認識一下?”
“當然有了,由于編的器具不太好賣,現在編的人很少。”
“老人家,你住哪個村呀?請問你尊姓大名?!蓖鮽ソ瓎枴?
“我就住在那邊那個風景如畫、寧靜祥和的小村莊里哦!”老人面帶微笑地說道,并伸出手臂指向遠方,仿佛能看到他家門口那棵老槐樹下臥著的大黃狗正在搖著尾巴歡迎他回家似的,眼神中充滿了對家鄉的熱愛和眷戀之情。接著,他又熱情洋溢地補充道:“等你到了那里啊,如果想要找到我家具體位置的話,可以隨便找個村民打聽一下‘放羊陳老三’這個人,哈哈,保證全村男女老少沒有不知道我的!”說完,老人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似乎對自己在村里的知名度頗為自豪呢。
望著老人趕著羊群離去的背影,王偉江不禁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自己曾經經歷過的種種困難和挫折,也想起了那些一直堅持追求夢想的人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軌跡和選擇,而這些選擇往往取決于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
有些人可能會選擇安逸舒適的生活方式,享受平淡無奇的日子;而另一些人則喜歡挑戰自我、勇攀高峰,不斷追求更高更遠的目標。無論是哪種生活態度,都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只是各自所追求的東西不同罷了。
王偉江覺得,這位老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雖然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但卻能從其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與滿足感。或許對于老人來說,放羊并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或者謀生手段,更是一種熱愛自然、親近大地的方式。
想到這里,王偉江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意識到,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里,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并學會欣賞他人身上的閃光點。同時也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機遇,努力創造出屬于自己精彩紛呈的人生篇章!
“日子要過,路要向前走?!崩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