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超啊!我真沒看錯你!你果然是個有情有義、懂得知恩圖報的人,好樣的!以后就這么一直保持下去吧!不過嘛……有什么事還是得及時給我通通氣才行哦!畢竟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那個王偉江可是個外地人呢,等過幾年他肯定會被調離這兒的,你就算跟他再怎么親近也是白搭,遠水可救不了近火,這可是亙古不變的自然規律,任誰也沒法子去改變的,而咱們倆可都是土生土長的渭南人,所謂親不親故鄉人,你我根都在這兒,將來還得在這兒度過我們的下半輩子呢!”楊尚兵這番話表面上看像是一種教誨,但實際上卻是一種拉攏與敲打。
”楊書記,您放一萬個心,我是你的人,不管我在哪個部門,干什么職務,我永遠只聽您的,決無二心。″孟凡超幾乎是海誓山盟。
王偉江近段日子每天上午都會準時到達辦公室開始工作,他會認真處理各種日常事務,并仔細研究文件和報告。午餐后,王偉江并沒有給自己留出午休時間,而是直接帶領著洪家衛前往各個區、縣展開實地考察。
對于王偉江來說,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作為一名立志于成就一番大事業的領導者,深入了解當地的真實狀況是至關重要的一堂課。只有通過親身體驗,親眼目睹各個區、縣的現狀,他才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當地發展的規劃方案。這樣的決策將更具針對性,更能滿足當地人民的需求。
在調研過程中,王偉江與當地政府官員、企業代表以及普通民眾進行了廣泛的交流。他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詢問他們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這種面對面的溝通方式讓他對各個區、縣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同時也增強了彼此之間的信任和合作關系。
通過這次深入調研,王偉江不僅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還加深了對地方經濟、社會民生等方面的理解。這些信息將成為他未來工作中的有力支撐,幫助他更好地推動地區的發展和改革。他相信,只有真正了解基層的實際情況,才能制定出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作為市長,王偉江是一步步從基層干上來的,他在鄉里時被派到最令人頭痛的李窯村里蹲過點,他出生農村,對農民有種天生的情懷,他真誠質樸,結果他在李窯村并沒有受到任何難為,反而和村民打成一片,村民都把他當家人一樣對待。后來干了鄉黨委書記,他更是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實事求是講,他了解基層,更了解民眾,他知道基層有哪些短板,民眾有哪些疾苦。
渭南市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地下埋藏著豐富的煤礦資源。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盡管這片土地上的煤炭資源如此富饒,但多年來,各級政府并未真正做到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這一寶貴財富。
由于眼光狹隘、目光短淺,缺乏長遠的規劃和統一管理,導致了小煤窯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遍地開花。這種混亂無序的開采方式,使得原本應該被精心呵護的煤礦資源遭受了嚴重破壞,無法得到充分合理的開發。更為糟糕的是,由于安全意識淡薄,缺乏有效的監管措施,頻繁發生的礦難事件成為了家常便飯。每一次礦難都無情地奪走了礦工的生命,給很多家庭帶來了無盡的痛苦與災難。這些無辜的礦工們,他們辛勤勞作卻換來如此悲慘的結局,實在讓人痛心疾首。而那些失去親人的家庭,更是承受著難以言喻的悲痛。
以他的眼光和胸懷,他認為渭南地區擁有如此豐富的煤炭資源,如果能夠充分發揮這些資源優勢,并緊密圍繞著煤炭產業展開一系列工作,那么這個地方的經濟將會迎來一個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然而,我們不能僅僅依賴于銷售原煤來維持生計,而是要積極探索如何實現煤炭資源的深加工和增值。通過科技創新,可以從煤炭中提煉出各種高附加值的產品,例如碳纖維,半導體芯片硅料,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