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奪嫡,朝堂之上暗流涌動,皇子們個個心懷鬼胎,為爭奪皇位明爭暗斗。康熙雖已過花甲之年,但雄心壯志不減當年,對待政事依舊親力親為,只是偶爾會感到力不從心。他深知自己來日無多,這皇位繼承人選,必須盡快定奪。
這一日,康熙正在御書房批閱奏折,思檀公主一蹦一跳地跑了進來,身后還跟著一臉無奈的胤禘。
“皇阿瑪,您看,這是我親手做的香囊,送給您!”思檀公主獻寶似的將手中的香囊遞給康熙,香囊上繡著一只栩栩如生的金龍,做工精細,可見其用心。
康熙笑著接過香囊,放到鼻尖輕嗅,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
“思檀真是心靈手巧,這香囊做的甚好,朕很喜歡。”
“皇阿瑪喜歡就好,思檀以后天天給您做。”思檀公主開心地說道,隨后便像一只快樂的小鳥般,飛到康熙身邊,依偎在他懷里撒嬌。
康熙十數年如一日的寵愛玉檀,后宮那些嬪妃除了過年過節(jié)能看到康熙,其他時候都只能看著皇上和皇貴妃出雙入對。
這份專情與寵溺,是后宮女子們從未感受過的,她們只能在心底暗暗羨慕嫉妒恨,卻也無可奈何。
玉檀溫柔賢淑,知書達理,又帶著幾分江南女子的嬌俏可人,深深地俘獲了康熙的心。康熙對玉檀的愛,超越了帝王對妃子的寵愛,更像是一種靈魂的契合,一種精神的依靠。
他喜歡與玉檀談天說地,分享朝政上的煩憂,也喜歡聽她彈奏江南小曲,感受那份寧靜與祥和。
在玉檀的影響下,康熙的性情也逐漸變得溫和,不再像以前那般殺伐果斷,對待皇子們也多了幾分慈愛。
至于馬爾泰若曦,聽說這些年總是病痛纏身,已然是油盡燈枯。
時光荏苒,康熙他看著眼前日漸長大的皇子們,心中不免感慨萬千。九龍奪嫡的暗流在朝堂之上涌動,皇子們?yōu)榱藸帄Z皇位,明爭暗斗,爾虞我詐。
他深知自己來日無多,這皇位繼承人選,必須盡快定奪。
“胤禘,你過來。”康熙朝胤禘招了招手。
胤禘走上前,恭敬地跪在康熙面前:“兒臣在。”
“你這些年做的很好,朕都看在眼里。”康熙的語氣中充滿了欣慰。
“你和你額娘一樣,都是心地善良,心懷天下之人。”
胤禘低著頭,他知道康熙指的是什么。這些年來,他一直盡心盡力地輔佐康熙,處理政務,從不參與皇子之間的爭斗,因為他知道,這才是對康熙最好的回報。
“兒臣謹記皇阿瑪教誨,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皇阿瑪厚望。”
康熙滿意地點點頭,看向胤禘的眼神充滿了贊賞和期許。這些年來,九龍奪嫡的戲碼在他眼皮子底下輪番上演,皇子們的心思他如何不知?
唯有胤禘,不爭不搶,一心為國為民,這份赤誠之心,與玉檀是何其相似!
“朕老了,這江山,終究是要交給你們年輕人了。”康熙的聲音帶著幾分疲憊,他看向窗外,眼神深邃而悠遠:“胤禘,你可愿接下這大清的江山?”
“兒臣……兒臣……”胤禘的呼吸變得急促,他猛地抬頭,眼中滿是不可置信。皇位,他從未奢想過,可如今,它卻近在咫尺。
康熙看著胤禘,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笑意。他自然知道胤禘的心思,這孩子,就是太過重情重義,才會在這場奪嫡之爭中顯得被動。
“怎么?你不愿意?”康熙故意板起臉,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悅。
“兒臣不敢!”胤禘連忙跪下,額頭抵著冰冷的地面:“兒臣愿為皇阿瑪分憂,為大清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好!好!好!”康熙連說三個“好”字,心中的大石終于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