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國時期的著名瓷器仿造高手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郭葆昌。
他出身于琉璃廠,后來成為袁世凱的大管家。
在民國時期,他達到了瓷器造假的巔峰水平。
他不僅造假技術高超,而且還編撰了兩本重要的著作:《斛齋書畫錄》和《清高宗詠瓷御制詩》,這兩本書都是陶瓷和書畫愛好者必備的工具書。
袁世凱在民國年間想要登基當皇帝,改元洪憲元年,并效仿清代、明代歷代皇帝制造“洪憲年制瓷器”。
他派遣郭葆昌負責此項任務。郭葆昌利用全國的資源,秘密制造了大量的琺瑯彩、粉彩、斗彩等清三代的官窯瓷器。
這些瓷器后來充斥于世界各地的拍賣公司和博物館機構。
因此,郭葆昌可以被認為是清末民國時期著名的瓷器仿制高手。
他的仿制技藝不僅高超,而且影響深遠,至今仍為人們所知。
今天張震打算收拾島國人,就四處尋找合適的道具,結果運氣好看到了那件仿越窯秘色瓷蓮瓣碗。
這東西在二十年后,曾被他親自收藏過,所以一眼就看出來了。
本來東西仿制的就幾乎亂真,不是真正的高手根本看不出來。
又加上當時天色暗淡,僅憑著手電光更難以分辨真假,二人配合得又天衣無縫,所以才輕松懵了島國人。
清晨時玻璃廠大多數店鋪還未開門,外面也擺了一些地攤,三三兩兩的游客漫無目的地閑逛,遠遠沒有樊家園那邊熱鬧。
張震將車停在精誠齋門外空地上,叫開門和槐婷婷開始往店里搬東西。
店里留守的葉芬芬也跑過來幫忙,伸手就搬起一箱子瓷器。
張震急忙讓她放下,這些玩意有的興許比店鋪都貴,可得小心著點,一件件地拿才穩妥。
仨人忙活半晌才把車里的東西都放進店里。
張震開始分門別類,讓葉芬芬做好登記。
盤點了一下收獲,除了張震自己買的那些東西,島國女人的貢獻也非常豐厚。
除了三百萬外匯券,還有七八件瓷器,十來件玉器小件,和兩幅清代名家書畫。
里面價值最高的,是一件南宋龍泉窯梅子青三才碗。
這件東西可比在濼南文物店找的那件單碗強多了,是帶著盤、蓋、碗,的全套。
釉色瑩潤青翠猶如青梅,看著就那么的舒服。
另外還有一幅板橋的千竹圖,價值極高,而且特別的是這幅畫上面鈐印極多,其中不乏近代名人的題跋。
由此可見這幅畫曾經被不少人收藏過,能輾轉到張震手中也算是一種緣分。
就在此時槐婷婷拿著一枚兩寸多長一寸多厚的長方形羊脂玉問道,“張震,這東西送我好不?”
張震看了一眼笑道,“我的師姐啊,你屬耗子的嘛,至于這么膽小?”
槐婷婷嘟起嘴道,“女生就是膽小嘛,這東西歸我了,回頭把它和工字佩串一起,哼!”
她拿的這件東西,是一塊和田玉雕成的剛卯佩。
剛卯佩,司南佩,加上工字佩,是三大辟邪玉佩。
張震納悶這姑娘怎么如此膽小,還是她小時候遇到過什么怪事落下了心理陰影?
“回頭我再給你找個司南佩,把它們湊一起,功效更強!”張震憋著笑說道。
槐婷婷連連點頭,“嗯嗯,說定了哈,你快點找,我等著呢!”
東西都看完了,總共是六十二件,這些東西張震打算暫時存放在倉庫里,一件也不會拿出來賣。
那些外匯券,張震和槐婷婷商量了一下。
她的意見是兌出去一部分,留下一些在店里作為周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