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先生,你覺得以朝廷的情況來看,朝堂上當真能這么快就能知曉此地情況?”趙銘反問。
“可是....”
柳文和當然清楚,他比趙銘更清楚何為官。
兩口一張為官,這混淆視聽,瞞上欺下也是官。
眼下這點損失對于那位知州大人顯然還不足以把他打疼。
想要徹底把事情鬧大,眼下還不至于。
“柳先生看來你也知道,此地情況短時間根本不可能捅到朝堂上吧?”
趙銘淡淡道,“稱帝和造反可不同,鬧不好上報上去,本地主官這烏紗帽可就不保了。
你覺得如若是你在那個位置,你會如何做?”
柳文和沉默良久,這才嘆道,“欺上瞞下,賄賂監軍,乃至求監軍派兵平叛,哪怕出點血也要私底下將此事給摁下去?!?
此次火匪作亂,朝廷可是派了太監過來監軍。
而能夠調動那支禁軍騎兵的,需要監軍和知州大人兩人的手令方可調用。
在大燕,太監的權利得以遏制,但不代表沒有權利。
皇宮內的太監沒什么權力,但外派擔任監軍的太監雖然同樣沒什么權力,但你要是不把他們喂飽,關鍵時刻使使絆子還是可以的。
“不過趙小友,雖說朝廷如今的確局勢堪憂,可大燕常備軍隊百萬之多。
雖大多并無多少戰力,可朝廷還有一支足以橫掃叛軍的禁軍,更有一支足以與大淵精銳一較長短的邊軍,也就是西軍。
這近百年來,大燕涌現的叛亂不知凡幾。
鬧騰大一些的,禁軍解決不了,西軍所過之處必然橫掃。
在大燕,西軍就是無敵的!乃是一支屢戰屢勝,作戰驍勇,悍不畏死真正的無敵之師。
小友,面對禁軍你該當如何?如若面對西軍你可能茍活?”
柳文和越說越激動,說到后面更是目光凌厲,好似帶著一種俯視般的心理壓力。
“西軍?你是說那支百戰之師?”趙銘淡淡道。
柳文和一臉傲然,“自然!近百年來叛亂大大小小數百起,然至今還沒有人能在西軍鐵蹄下茍活的?!?
對此趙銘還真有所了解。
這大燕西軍與前世號稱大宋最強軍隊之一的西軍頗為類似。
在北宋時期,西軍可謂是在很長一段時間撐起了大宋的脊梁骨,如果不是西軍大宋皇帝別說享樂這么多年,早就被迫夾著尾巴南下了。
雖說宋朝給人的印象是孱弱的。
可這其中不包括西軍!
西軍同樣也是可以號稱大宋黃埔,出現過許多名將,出現過許多著名的武官家族。
比如大宋的,折家軍,楊家軍,種家軍,以及后來的劉家軍。
哪怕南宋的,岳家軍,八字軍,韓家軍,張家軍,等等都有著很明顯的西軍影子。
而西軍的戰績也格外彪悍。
百年來打的西夏抱頭鼠竄,打的吐蕃軍隊聞風喪膽,收服河西走廊,恢復絲綢之路,開疆拓土三千里。
此后更是河湟開邊、五路伐夏、平夏城之戰、再征河湟、伐燕戰爭、開封保衛戰等六次大規模作戰,三勝三負,對西夏、吐蕃作戰三勝一負。
唯獨對遼、對金兩次作戰均是失敗。
但這絕非西軍戰斗能力差,而是朝堂腐敗,戰馬不足,與地方軍缺乏配合等等原因。
再加上當時還歷經方臘起義,偏偏朝廷連這種起義都沒法鎮壓,最終還是得動用西軍。
相當于老媽子,啥事都要老媽子干。
但想想西軍面對的可是巔峰時期的遼國和金國,依舊能死死遏制對方的攻勢,西軍的強悍就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