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混混乞丐也見不著。
就算是一些殘障人士,也會被強制接入濟養院。
而濟養院也不是開善堂的,如果雙手還在,那就會委派一些手工藝活計,算是幫忙濟養院增加一項收支。
雙腿雙手斷了也沒事,只要有學識,就能嘗試幫著在濟養院講課。
但凡能做點事,就能做事,實在不行就只能成為被照顧者。
但那種完全沒法動彈的百姓,其實也照顧不了多久就會撒手人寰。
這年頭死亡率高可不是說著玩的,所以大乾這個濟養院雖然一直在虧錢,但總體虧得并不算多。
而這些都是馬家所打聽到的。
此外,這老者還知道一點,那就是安平縣的各行各業的手工藝人,匠人都被集中在各個部門。
這種情況讓老者其實是有些害怕甚至是恐懼的。
習慣了以前的老規矩,突然這般變更,心里始終覺得古怪,不符合規矩。
但不可否認,安平縣各行各業的生產力,行動力都高的令人發指。
其中大乾朝廷官辦的幾家鋪子,比如布料鋪子,鐵器鋪子,竹制品鋪子,產量都高的嚇人。
就好比布料,正常來說一匹布料,需要一位熟練女工工作大半天才能完成。
而在大乾官辦作坊內,每人每日能產三匹布。
雖然增量也不算多,但行內人才看得懂,三倍效率,這價錢可以壓得很低的地步。
以至于現在安平縣境內官辦布料鋪子的生意簡直火爆,幾乎把那些私人鋪子擠壓的沒有生存空間。
以至于不少商賈干脆做起了原材料買賣,從外地采買再到這邊出售給大乾朝廷。
人家大乾朝廷一直高價采購這些原材料,倒是讓這些人也是賺了個盆滿缽滿,倒也都不虧了。
“現在你應當知道為何了吧?這個趙銘老夫很看好,不過且先看看最近幾日吧。”
馬老爺笑呵呵呷了口茶,雖說他一直在浮山縣,可對于安平縣的消息一直未曾中斷探查過。
之前主要是為了提防這一伙逐漸坐大的叛賊,防止對方打過來了還不自知。
結果現在倒好,反而堅定了他投靠大乾的決心。
時間一閃便是第二日。
臨近正午時分,陸陸續續就有來自安平縣的驢車隊徐徐而來。
這一批過來的大多都是吏員和安平縣的衙役,同時還攜帶了許多分拓印好的大乾律法。
這些都是浮山縣急需的。
而與此同時,浮山縣集市所在,已經是聚集著人山人海的百姓。
百姓們紛紛探頭探腦的向人堆中張望,看向遠處人堆中的一個簡陋木臺搭建起來的臺子。
此時上面已經跪坐著一排人,并且臺下還有好幾排人被束縛著,好似在排隊等待受罰。
開局我爹是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