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一個蘿卜一個坑,這種女婿要是被搶了,那不得拍斷腿。
且大乾的制度,就算是男子戰(zhàn)死沙場,那也會按照功勞爵位,分發(fā)一筆不菲的撫恤金。
且這年頭又不是說不能改嫁,守寡幾年也就夠了,死了大不了改嫁就完了。
所以漸漸的就連一些城中的士紳也動了念頭,想要從大乾安新軍,安平軍這兩支名聲最大的軍隊中,挑選合適的女婿。
但一些大士紳依舊在觀望,感覺大乾還是不夠穩(wěn)當,生怕被朝廷剿滅,直接被牽連下罪。
不管怎么說,現(xiàn)在大乾士卒真的很吃香。
且隨著大乾大肆招募流民,以及雇傭百姓,參與基建。
城中開始涌現(xiàn)一些連棟磚房,屬于那種不帶院子的兩層結(jié)構(gòu)宅子。
充分利用了土地,原本獨門獨院只能住一口人的地方,現(xiàn)在能住五六口人。
這些宅子分發(fā)給立功的弟兄自然是有些寒酸,一部分將會用來出售給一些進城的百姓,一部分用來安置不斷增多的流民。
而另一部分也就分發(fā)給了眼下這群勝捷軍軍士。
要知道,原本如勝捷軍這種新加入的士卒是不會分發(fā)宅子的,最起碼也要獲得最低級爵位才能分配宅子。
但隨著趙銘狠抓基建,城外的磚窯廠拔地而起,且產(chǎn)能擴充的極快。
加之城內(nèi)想干活的人還真不少,流民多,還有不少想賺一筆錢的百姓也多。
人多力量大,短短半個多月的時間,就已經(jīng)修建好了數(shù)百棟兩層樓的宅子。
之所以會修的這么快,人多是一方面,關(guān)鍵還是專業(yè)人士的加入。
沒錯,就是那些廂軍俘虜。
趙銘發(fā)現(xiàn)這群人一個個那都是行家啊。
什么木匠,泥工,粉刷匠,等等涉及房屋建設(shè)的人才一大堆。
而且還有一些人甚至懂得怎么修水渠,怎么判斷那個地方適合開拓水渠,看地勢也是一把好手。
只能說專業(yè)!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魏有才這小子還真給他搞出了水泥。
但還是屬于那種土法水泥,黏著性有,且質(zhì)量還算不錯。
就是不太適用于大型建筑項目,試了下一些小型施工項目還是沒問題的。
比如磚瓦房可以普遍換成這種水泥,但前提是不能往高了建,不然很容易出問題。
一些十幾米的拱橋也可以用這種水泥,且道路也可以全面推行。
也就是這年頭沒有那種大型載重拖掛貨車,不然這種水泥一碾一個不吱聲。
有了水泥的加入,施工效率快了好幾倍。
不然那些三合土制作起來也是麻煩,如若要用黏土糊墻,說不得還要用一些白米作為黏著物,成本也就大了。
而運氣不錯的是,就在覆卮山附近找到了一小片石灰石開采地。
不算什么大的石灰石開采地,但勉強足夠使用。
開局我爹是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