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進入大殿,第一時間王奎就被正對著的一塊碩大石碑所吸引。
這是一塊足有兩米高的石碑,也就是這大殿長寬都足夠,不然這么一塊大家伙擺在正中間會顯得十分擁擠。
而如這樣的石碑,在大殿內一共有九塊,但全都是光禿禿的。
表面呈黝黑狀,應該是花崗巖,只是表面刷上了一層黑色染料。
應該說整個忠靈祠都是黑色調為主,偶爾夾雜著一些暗紅色,以及木材的本身顏色。
雖然有些陰森,但因為中間上方似乎開了一道天窗,倒是有些莊嚴肅穆之感。
“王百夫長,這是我們忠靈祠的忠義碑!每一位陣亡的無論是士卒還是武官皆會在此銘刻姓名。”
說著這名書吏指了指第一塊忠義碑其中一處,果不其然那里鑿刻了一些細小的文字,有幾排,分別都刻滿了名字。
“這些都是我大乾建國以來陣亡的將士們,有安平攻防戰,第一次安平保衛戰,第二次安平保衛戰。覆卮山之戰,浮山之戰陣亡的諸多將士們。
此刻他們全都將名字留在了這里?!?
聽著書吏的描述,王奎感覺一愣一愣的,眼前這一幕,既是給他一種新奇之感,又讓他感覺心里一陣驚懼。
這手段簡直太絕了!
忠靈祠這種地方,大燕不是沒有,但更多是地方設立,然后供奉本地有名的將領英魂,主要是起到一個讓后人瞻仰的效果。
如在京城也有類似的忠靈祠,還有皇家設立的,規模更加宏大,遠非眼下這種草臺班子可比。
大乾的忠靈祠其實也算是安平縣比較上檔次的建筑了。整體跟個小殿宇似的,但和京城那些祭祀之所還是遠遠不及。
但這一刻,他卻感覺眼前這座忠靈祠宛如一座大山,讓他有高山仰止之感。
妙!太妙了!
身為沙場征戰的老將,他太清楚這意味著什么。
將士們死后最怕的是什么,還不是怕被后人所遺忘?
要是家中人丁不旺,一旦自家香火斷了,那就徹底沒有一丁點痕跡了。
而為將者,最希望進入的就是武廟,如若能進入武廟哪怕是地方武廟享受世人香火,被無數人銘記,那也是莫大的光榮。
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后人同樣是光榮。
對于這點,趙銘自然是拿捏死死的。
這個世界的大燕與華夏古人幾乎沒什么區別。
普通老百姓的畢生理想,無非就是天下太平,五谷豐登,兒孫滿堂。
而稍微上點階級,文人的理想,也就是治家齊國平天下,流芳百世。
而武人則是保家衛國,征戰沙場,馬革裹尸,揚名立萬。
其實大多最后都會追求生前偉大,死后光榮,唔.....總感覺骨子里總有點想裝逼的嫌疑。
但不可否認,我華夏人,生前更向往光明磊落,有著一股子雄厚氣魄,死后也要追求其名聲。
主打的就是,死可以,死之前我一定要把手機格式化處理,不然容易社死。
如拿捏將士們這些小心思,趙銘自然不會含糊。
如眼下這忠靈祠,趙銘是花了心思的。
這也就是一期工程,等后面地盤擴大,這里還會繼續擴建,且裝點上花圃,園林,就是要把儀式感,氛圍感,莊重感給拉滿。
且往后無論是打到哪里,都會在那里修建一個地方忠靈祠,以凝聚軍心,收攏人心。
“此地竟然連普通軍士也供奉?”王奎還是忍不住驚嘆。
他不敢想象之后大乾的上下將士們士氣會有多么高漲。
“嗯,這是陛下之意,陛下自有他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