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趙銘也是犯愁。
他的確想要一支未來都能裝配重甲的精銳,結果連能達標的區區兩百人都做不到。
“那些老卒不是可以嗎?”趙銘反問。
“陛下,可以是可以。只是老卒早就不復當年之勇。
作戰一刻,倒是穿戴行動無礙,殺敵可堪悍勇。
作戰三刻,力軟氣虛,殺敵只能算是個鐵罐子,挨打可,殺敵怕是有心無力。”王奎無奈道。
這也道出了勝捷軍老卒的缺陷,體力遠不如年輕人。
就在此時,關聞也是無奈抱拳道,“啟稟陛下,卑職也是為此發愁,我安平浮山兩地,本就不是什么養馬地。
平素這里馬匹數量本就少得可憐,許多人常年見得多的也就是騾子和牛。
這馬,許多人連見都沒見過,想要征募額外六百人騎兵,難!”
然而問題還沒完。
就見王奎接著抱拳道,“陛下還有一事,您答應的弓弩,可有準備?
弓弩之事,還望陛下催促一二。
戰陣之道,缺乏遠程作戰能力,弊端太大。
單單靠長矛投射,殺傷確實不錯,然,距離有限,無法做到大量覆蓋。
且一旦敵軍有大量弓弩,我軍還未靠近就會減員大半。此事不得不引起重視啊!”
得!又一個難題。
眼下裝備之事,除了弓之外,幾乎并沒有太多要求。
唯一的要求反倒是招不到合適的人!
趙銘不禁揉了揉額頭,有些為難道,“我大乾雖小,但也有數萬近十萬百姓。
難道招募區區上千人符合要求之人都做不到?”
見趙銘這般發問,眾人陷入一陣沉默。
事實就是,還真做不到。
其實以現在勝捷軍老卒而言,他們能披甲一刻鐘全力作戰,已經算是不錯了。
年輕時,興許能做到半個小時左右。
而這已經是宋步人甲重甲步兵的標準作戰市場了。
畢竟宋,步人甲算是歷史上都是出了名的重,酣戰半小時,應付關鍵戰斗倒也足夠了。
畢竟重甲這東西,并非行軍時都會穿戴。
要不然怎么說,重甲兵養起來最費錢呢。
每次重甲兵出征,輜重隊都是最多的,還需要單獨的載具幫忙馱運甲胄。
如若是重甲騎兵,大多是一人雙馬甚至三馬,四馬也不是不可能。
重甲兵,對身體的素質要求極高。
不僅僅是體力,氣力,還要抵御卸甲后的卸甲風。
畢竟酣戰后,渾身出了一身汗,甲胄一卸,見了風,可能人就倒了。
如后世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魏武卒。
選拔的標準就十分嚴苛,需要士卒披上三層重甲和鐵盔,能開十二石之弩,每人背五十只弩矢,拿著長戈或鐵戟,腰帶利劍,攜帶3天的作戰糧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
這放在后世,估計特種兵才能做到了。
這選的已經不是正常人了,而是小超人。
重甲兵少是特么有原因的。
“那就想辦法降低要求吧,長勝軍這邊只要素質足夠就行,盡快配滿千五百人的滿編。
關聞!”
說著趙銘看向關聞。
“微臣在!”關聞趕忙抱拳道。
“征募至少百名能穿戴重甲的騎卒!
不需要這群人能穿戴三刻鐘,只須在第一波沖殺時,能穿上酣戰無礙,便足夠!可否能做到?”趙銘一臉肅然正色道。
“喏!微臣必定竭盡全力!”關聞高聲抱拳。
“不只是竭盡全力,而是務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