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曹賀也留意到了。
正常來說佃戶幫主家干活,種出來的莊稼幾乎大半都是主家的和自己沒啥關系。
自然是一天天的在磨洋工,只是真的農忙的時候加把勁。
曹賀想了想道,“可能是現在正值農忙吧?”
這話只是用來搪塞曹明這個小年輕,實際上曹賀很清楚,眼下早就過了秋收的忙碌時節。
但眼下明明是秋收后在焚燒秸稈!
這伙計,完全沒必要急于一時,西南道入冬較晚,完全有充足時間焚燒還田。
之后還能再等一兩月,土地充分沃肥之后,就可以播種冬小麥了。
曹賀是大戶人家出身,但不意味著他五谷不分,田野知識欠缺。
除卻權貴弟子,尋常商戶子弟只要不是富庶之地的大商賈子弟,這些基本都是懂的。
其實宋代就有秸稈還田政策。
不要覺得這年頭農業不發達,大燕作為大宋近乎映射體的存在,農業也十分發達。
不僅宋,其實早在戰國先秦時期,就能利用畜糞尿、蠶糞、雜草、草木灰、豆萁、河泥、骨汁等進行沃肥。
所以一些穿越小說,認為收集糞便沃肥就是開創先河的舉措,實際上就是在古人面前玩小腦筋。
人家玩的說不定比你還溜。
如西漢初期,就已經出現養豬積肥的做法,齊民要術里面更是記載,田間雜草枯萎腐敗后能促進農作物生長的作用。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除了上述之法之外,又學會利用舊墻土和栽培綠肥作為肥料。
唐宋時期,更是總結出時宜、土宜和物宜的三宜定論。
能夠根據氣候,土壤,作物因素的變化為做出相應的變化。
尤其是宋朝時期,肥料的種類已經極多了。
不僅具備有機肥料,還弄出了許多諸如石灰、石膏、硫磺、食鹽、鹵水等無機肥料。
甚至沒有辦法,他們也能隨地取材,諸如,壅稻田,或河泥,或麻、豆餅,或灰糞。
尤其是河泥,這個城里人或許不了解。
住在水域旁邊的農村人肯定清楚,家門口有小河的,家里壯勞力都會每隔幾年下水將里面的淤泥給翻上岸。
既是清理河床,也能將這些淤泥用于沃肥土地。
當然后世,有了各種化肥,這玩意也就少用了。
宋朝更是掌握了漚肥法,也清楚堆肥,儲肥等法子。
比如在豬圈里弄一個區域專門用來堆砌糞便,用于發酵減少其里面的無用氣體。
甚至還弄出了一些土法化肥之法。
此時曹賀就看到了有些詫異的一幕。
卻見迎面一支車隊朝著他們錯身而過,頓時聞到一股惡臭。
應當是夜香郎將城內糞便運出城外無疑。
這在各個城鎮都是比較常見的。
一般這種情況,附近鄉紳都會有下人過來收購夜香,用于之后耕種施肥。
但這夜香郎驅趕騾車,附近卻無一人采購。
而是來到遠處一個木棚附近,然后將這一桶桶夜香傾倒棚子里一個個大瓷缸里。
然后附近還有人拖來一捆捆木材放在大瓷缸下方,緊接著升起一團火,竟是開始熬煮金汁?
啥玩意?這是在做什么?
曹賀感覺心腹一陣作嘔,聽聞過各種儲存糞便用于沃肥的法子,但從未見過有人就這么熬煮金汁的,而這并不是用于守城。
曹賀自然不清楚這是在做什么,不僅他不懂,其實現在熬煮金汁的一群百姓也不懂。
但他們只是大乾官營的農耕隊一員,這是陛下頒布的法旨,他們也只好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