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何?此物是否可行?”
方子祁有些興奮的詢問道。
其實來這里之前,他還是有些忐忑的,畢竟還沒用重甲試驗過。
眼下重甲都能近乎擊穿,他一下子信心爆棚,甚至是有一種難言的爽感席卷全身。
這可是第一把具有實際殺傷力的火器,無論是威力還是射程都遠勝突火槍。
趙銘瞥了眼這小子逼癮又犯了。
將燧發槍拋給對方,方子祁雙手忙不迭的接住。
只是這玩意太重,他手一疼,火器哐當砸在地上,硬是把幾塊青石地板給砸碎了。
“回頭把這幾塊磚的錢給朕賠了。”
說著趙銘徑直朝著殿內而去。
方子祁愣愣的看著趙銘的背影,感覺十分迷茫。
啥,這時候和我說賠錢。
半晌他才扛著這桿足有近百斤的長槍走了進來。
“現在知道你這把火器的問題說在了吧?”趙銘意有所指道。
“陛下,是太重了。”
方子祁有些尷尬道。
“嗯。”趙銘點點頭,然后指了指槍管。
“還有就是你的槍管造的太厚實了,鋼本身就比鐵更加堅固。
你完全可以用更少的鋼材,這樣制造出的槍管同樣不會有炸膛風險。
另外朕此前不是說過,槍身可以用木材包裹代替。
無需全都用金屬,此外你的槍管無需太長。
此物與突火槍并非一致,何須要這么長的槍管?”
趙銘一邊說一邊提點著。
然而聞言方子祁猶豫片刻,還是搖搖頭道,
“陛下,槍管不能做太短的。”
“為何?”趙銘狐疑。
“是這樣的,短槍管微臣也鍛造過,但那樣的槍械擊射的彈丸偏離的十分之大。
如若冒然將槍管變短,那子彈你都不知道會飛到哪里去。”方子祁無奈搖頭。
聞言趙銘眉頭微皺,稍作思忖就想明白是怎么回事。
“你回頭讓煉制彈丸之人盡可能將彈丸弄的更圓潤些。
另外,此番回去之后,你嘗試一下找一些技藝高超的匠人。
用刻刀在槍管內壁刮刻出一條條螺旋紋。
也可讓匠人制作一種鋼板,將鋼棒外圍一圈挖一些特定凹槽。
往后就只需要往凹槽內插入鋼刀片,如此直接在槍管內壁來回剮蹭幾次,便可。”
趙銘所說的這些,自然就是膛線了。
最簡單又最笨拙的法子,那就是用刮刀手工刮刻。
讓人做一種鋼棒,理論上是制作一種能快速制造膛線的工具。
能幫助匠人飛速給槍管上膛線。
雖然在后世,帶膛線的武器已經算是落后的東西,但在這年頭,絕非如此。
有了膛線,彈丸出鏜后,能比眼下更加精準的保持一條直線。
也難怪對方會選擇用加長槍管的笨辦法。
不過精度依舊很差,唯一的優點就是能加強威力。
趙銘記得這玩意在威力上是要比早期的燧發槍還要強的,這主要是這種抬槍能填裝的火藥更多,威力自然也就更大。
射程會更遠,威力會更大。
但在缺點面前,這玩意啥也不是,精度差,后坐力巨大,填裝上彈麻煩,需要兩人合作。
往往抬槍一分鐘只能一發,而隨著燧發槍后續改進,這玩意真就一文不值了。
本來還能在威力和射程上占據點優勢,但到了后面逐漸改進連這點優勢也是蕩然無存。
清末用的就是這玩意,早在1840年就已經過時的玩意,硬是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