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眼下讀書人對天命的觀念幾乎是淡薄到了極點。
很快就有禁衛開始繼續將靶子往三百米外挪了挪,眼下這距離已經挪到了三百多米接近四百米的距離。
負責持槍的禁衛填裝火藥彈丸后,又是一槍激射而出。
伴隨著一股濃郁硝煙味彌漫,那邊候著的禁衛再度給出反饋。
三百多米依舊將豬肉給洞穿。
又經過一番測試,最后得出最終結論。
最遠射程能在五百米依舊能讓彈丸陷入豬肉大概五厘米的深度。
四百五十米內能直接洞穿,單單最遠距離能打出將近七百米左右,仰角射擊能達到一千米。
這或許很夸張,但在前世美國獨立戰爭時期,一名民兵用線膛燧發槍,在五百碼的距離擊斃一名敵軍將領。
而五百碼大概在四百五十米左右,如果是滑膛燧發槍,距離就要近的多,可能也就在一兩百米左右。
“陛下,有此等神器,往后戰場格局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大乾爭霸天下指日可待!”
看到這一幕,蘇舟趕忙送上一個馬屁。
當然這也不算馬屁,他的確感覺格外震撼。
在工匠作坊做了這么多年,他多少也明白這意味著什么。
至于那幾名禁衛更是心中大駭,一個個都眼巴巴看著這些燧發槍。
有這種玩意,的確是沒什么打不了的仗,這只要弄幾千支這樣的武器,相信隔著老遠,戰局就已有了定數。
“陛下,此物現在唯一的缺陷就是燧石和發射頻率了,微臣一定想法子將其改進。”
方子祁是最興奮的,本以為兩百米就已經是極限,豈料這還只是開始。
近五百米的殺傷范圍,這等神兵利器,足以改變天下大勢。
難怪陛下如此重視這火器,原來如此。
“嗯,不錯。”
趙銘也是點點頭,現在的缺陷的確就這兩點了。
燧石暫時沒辦法改,除非改成火帽槍,或者一步到位改成用無煙火藥的金屬定裝彈。
金屬定裝彈也就是后世一二戰時期的長槍了。
通過撞擊擊錘導致子彈激射而出,徹底拋棄了彈丸這種老舊玩意。
可這個還真不是趙銘這個半吊子能玩的轉的,無煙火藥靠他這記憶力根本不行。
甚至他腦子里壓根就沒有無煙火藥的記憶。
而燧石基本上用個十幾二十次就得換,不然點火效率明顯下降。
當然應付一場戰役沒什么問題,哪怕步卒交鋒,數千火槍兵連續射擊二十次,基本上敵人也就軍心潰敗了。
哪怕是持久戰,也可以輪流更換燧石,所以對于這點缺陷,趙銘都能接受。
畢竟燧發槍都搞出來了,更是運氣不錯直接就改進到了十分優良的版本,那還要啥自行車。
不過現在射擊頻率倒是還真能改進一二。
想了想趙銘囑咐道,“方愛卿,對于這射擊頻率改進之法。
朕想了想,你可以這樣試試。”
“是這樣的,你試試用浸蘸油脂的麻布或皮革包著彈丸,如此再試試填裝發射。”
趙銘這法子是以前看過的一部西部片得到的靈感,當時看那主角用這種沾滿油脂的彈丸進行射擊,射擊頻率極快不說,而且射程似乎也比旁人的更遠。
這樣一來貌似直接省略了需要用木塞疏通槍管的過程,可以直接填裝火藥迅速激發。
很快還是剛剛那名禁衛,先是將好幾枚彈丸進行了涂抹油脂的處理,讓表面顯得十分光滑。
做好一切準備后,對方這才開始用最快的速度進行射擊。
因為沒有考慮精準度,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