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子和啊,你要知道,任何朝中大臣崛起,大多都是帝王的制衡之術。
秦相能崛起,無非是陛下在制衡罷了?!?
“制衡?可是老師,學生還是不明白!
如今秦相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又能制衡誰?
誰有資格配和他制衡?”
劉子濤更加困惑了。
然而曹文山卻只是淡淡一笑,
“你不懂,此前朝堂一直有一種聲音。
那就是奪回北方淪喪國土,收復疆域,振興朝綱。
當時支持此想法的不在少數。
這也是當時天下人所希望看到的一幕。
但陛下不想,不!不是陛下不想,而是不敢!
大淵之強,早就令陛下膽寒。
他不敢去賭!
也不敢去博!
如此秦相與陛下也是不謀而合。
故而秦相的出現,是制衡朝中的那種理念!和聲音。
秦相和陛下,兩位本質上都想著,南人歸南,北人歸北。
承認大淵占據大燕北方領土的既定事實。
可這種事又不能明著說。
畢竟收復國土,那是大的國策,不能變!
變了,百姓對朝堂對陛下失去信心,天下士人對陛下失去信心。
文臣武將都會對朝堂,對陛下,對整個大燕都失去信心。
故而,此事不能說!也不能提!
子和,如今你再仔細回想。
細數一下秦相登上這相位之后都干了些什么?
是不是一開始就大致暗示了大燕承認北方領土歸大淵所有?
是不是提出這個國策之后,秦相很快就被罷相了?
這無非是陛下不能親自開口,只能假以他人開這個口罷了。
既然有人提及,那甭管此事能否推行,起碼也可以作為備選了。
咱們這位陛下可不是傻子,他老人家精明的很吶。
他的想法,以老夫來看,無非就是先攘內!
修身養性,盡可能和大淵維持平衡。
短時間內最好都不要打破這個平衡,畢竟咱們這位陛下。
可不想遭受被擄掠之恥!”
隨著曹文山說到這里,劉子濤更是眉頭擰成一團,顯然還是無法理解。
“老師我還是無法理解,明明當初很有希望的!”
“學生沒記錯的話,當初,劉帥,韓帥,岳帥,張帥,可都還在。
如今不少人都說此四人乃中興四將。
明明有機會收復故土,何故遏制住這股聲音?”
“不!”
曹文山搖搖頭,
“還是那句話,你不過是看到了表象。
可還記得老夫前面所言?陛下他在怕!
誠如,有這幾位威震四方,可堪一戰的將領。
但越是厲害,陛下他老人家越是心驚膽戰。
可還記得淮西兵變之事?
劉帥麾下統制官幾人,聯合發動叛亂,殺死監軍,率領四萬余眾,裹挾百姓十余萬投靠大淵!
此事看似很快就平息下來,陛下也趁機把劉帥給革職查辦。
可事情沒這么簡單,心里本就有根刺的人,有了這件事,只會讓那塊心結越來越嚴重。
也是基于此事,秦相才最終進入陛下視野。
也為后續岳帥等人含冤而死埋下了伏筆,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簡單。
陛下腦子不傻,同樣他也被身份所限。
他既怕又有著一顆想要振興國本之心。
本官看來,別看現在秦相風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