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著好幾套大型的機器,全都是鋼鐵和木料分別打造而成。
每一臺機器是通過手搖式轉動,然后踩踏踏板進行烙印。
僅僅一眼,趙銘心中就是驚訝不已,沒想到自己僅僅提供了一個思路,魏有才這家伙還真給搞出來了。
雖然和后世的印鈔完全不是同一個東西,但這玩意能夠在這年頭搞出來技術含量很高啊。
主要是因為這東西,就像是后世近代的那種無電打字機。
也就是一戰時期左右的那種玩意,能夠通過敲擊數字,運轉內部的機械進行拓印。
當然魏有才的沒有那么復雜,畢竟按照趙銘的要求,總共就0到9,這些個阿拉伯數字。
此時趙銘就看到這幾臺機器里面有著幾個滾輪,每個滾輪都分別有著一套0-9的拓印模板。
而旁邊的工人應該是最近經過了培訓,他們通過轉動滾輪,很輕松就能將拓印模板轉到相應數字。
然后踩踏腳下的踏板便可進行拓印。
除了操控機器的工人,還有旁邊負責轉動另一個滾輪的工人。
之所以還有一個滾輪,那是用于運輸紙張的案臺。
不僅如此,每一條生產線,一共有著兩臺拓印機。
一臺拓印機就是用于拓印編碼的,而另一臺拓印機則不同。
從那臺拓印機下來的鈔票,趙銘摸了摸,表面都會有一層細密的紋路。
這些紋路十分有規則,而且看了看,紋理之間的間隙都控制的很好沒給人一種十分廉價粗糙的感覺。
這不就是后世鈔票表面的一些紋理結構嗎?
魏有才絕對是一點就通的人才。
除了這些拓印,還有這傳送帶,這直接就是一個手動傳送帶,通過這名工人如同踩踏單車一般的交替踩踏踏板,上面的傳送帶就會將紙張完美的運送到拓印臺下方。
而負責拓印的工人則會進行熟練的拓印工作。
趙銘看的真切,一條生產線,一次性能夠拓印十張紙幣。
效率上肯定是極其之慢,起碼對比后世絕對是慢如龜速。
但放在這年代,絕對是劃時代的存在。
雖說大燕的交子拓印速度也不俗,但是要知道,這里拓印出來的數字,每一組都不同。
也就是同一組數字只會出現在十張鈔票之上。
如若市面上突然出現大量同一組數字的鈔票,這就很快發現問題。
并且這些數字也不是胡亂拓印的,最前面的數字是生產的批次以及時間。
后面才是按滾輪轉動順序依次排列。
看到這里,趙銘就已經滿意的不行,心里那塊大石頭也落下大半。
先前他還擔心這么急切推出紙幣會不會有些趕鴨子上架,甚至完全就沒法推出成品。
現在看來,貌似很有希望啊。
“陛下,您看我們這樣出來的紙張,表面的紋理每個區域的深淺是各不相同的。
您再看看這些專門拓印紋理的鋼板,這里面的拓印紋理,都是我們專門手工一點點雕刻而成。
如若有人想要復刻,難度會很大。
畢竟我們用的還是鋼鐵拓印,一般人根本達不到我們這種水準。
如果強行復刻,或許一開始拓印的沒什么問題。
但久而久之,他們的材料不如我們,拓印模板被磨損嚴重后,就會完全與我們的不匹配。
加上我們的紋理都是手工雕刻,本身就有一些防偽辨識。
后續微臣會總結這些防偽區域以供大家分辨我大乾紙幣的真偽。”
魏有才一通言說,說的趙銘更是滿意無比。
這就是個大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