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陶夫人了,就是陶縣令都笑了,他們暗地里一直關注著下關村,自然知道這些孩子們的小動作。
他伸手拍了拍她的小腦袋:“說了這么多,最后這兩百文才是重點吧?你爹要是知道你為了這么點錢就把他給賣了,看他回來揍不揍你。”
明悠悠不在乎的搖頭,“那不能,我爹要是在這里,也會找您合作的。”
她向左右看了看,小聲說道:“我爹說胡大人的膽子還是小了一點,也沒什么背景,所以求穩就好了。但要是換一位更厲害的大人,這生意就可以考慮做大,就能給縣里賺更多的錢,到時候大家的日子會更好過的。”
陶縣令:......人才啊,好想去戶部把人搶回來。
他此時已經確定這生意可做,便問道:“你打算給取個什么名字?”
明悠悠想了想,在她不多的見識里選了一個最好聽的,“要不就叫錦繡坊行嗎?”
陶縣令點點頭,果然和他預料的一樣,“俗!”
陶夫人嗔了相公一眼,“我看挺好的,一個鋪子要那么高雅做什么,這名字一聽就熱熱鬧鬧的,顯得喜氣。”
她給明悠悠擦了擦嘴邊的油,笑道:“這鋪子的經營也是靠你爹的點子,分紅也少不了你的,你就不用著急賺錢了。”
明悠悠無奈的道:“那要好久以后呢,我們現在可是連雞蛋都快沒得吃了。”
而且她覺得金隊長這人很怪,對他們就像貓戲老鼠似的。
分紅就算拿到手,說不定還會找個什么理由不讓他們花,就想看他們為了錢發愁。
唉,好難。
所以還是先把眼前的每一個銅板抓牢吧。
最后陶夫人在陶縣令的示意下,真的只給了兩百文。
等明悠悠抱著銅板歡天喜地的離開,她有些不滿的望著丈夫,“哪有對孩子這么小氣的。”
陶縣令愜意的捋著小胡子道:“這可不是小氣,我這是給他們歷練的機會呢。”
他嘆道:“你看看,幾個孩子就靠給人起名字,竟能積攢起第一筆本錢來。本縣倒是好奇,他們后面要會怎么做。”
陶縣令打了個哈欠,“難得鄭煥幾個兔崽子也能干點正事兒了。”
他平時不吃這么多飯的,今天是看明悠悠吃的實在是香,便不知不覺也跟著吃了不少。
“對了,京城那邊這幾日有來信嗎?”
那幫老家伙,總在公文里面夾帶私貨。
尤其是那個京兆尹李大人,有事沒事的都要寫信和他嘮嘮朝堂的情況,生怕他沒法同步了解,以后有問題了不能幫他們出主意。
“朝廷的書信沒有,家里的倒是來了一封。”陶夫人指著一封厚厚的信道。
“哦,老鐘叔那邊是不是錢不夠了?”
他們人雖然不在京城,但是人情往來也不能落下,哪家結婚生子的都得派人送禮去。
所以離開時他們給管家留下了一筆錢,但也不是很多。
“這回你可猜錯了,”陶夫人樂道,“管家說,他跟著人做生意,賺了足有三倍,這次不用找咱們要錢,反倒寄銀票過來了。”
陶縣令驚訝不已,他家老鐘叔那個榆木腦袋,竟還能靈光一回。
“真的假的,他這是走哪門子大運了。”陶縣令還挺高興的,但突然又想到什么,臉色一沉道,“不會是有人借機想要賄賂咱們吧。”
“你想多了,是那孩子的爹感激咱們,特意帶著管家做了幾筆生意,這一來一回的,可不就賺了不少嘛。”陶夫人感慨道。
陶大人就把來信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
看完連連嘆道:“可惜,可惜,認識晚了。”
他在刑名和民生方面都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