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崎嶇,密林里行路尤為艱辛,石大郎喘著粗氣擦擦頭上的汗,腳下卻一刻也不敢停歇,奈何雙腿已然乏力,一個不留神打了個趔趄。
眼看著人就要倒下,旁邊的侍衛立刻拉起他,衙役們也過來搭了把手,慶幸道:“還好還好,幸虧沒摔了,否則咱們可到哪里去找這么帶勁兒的吃食去。”
石大郎背簍里的兩壇辣椒醬已然成為了團寵,連帶著本人也升級為重點關注對象,大家就是自己摔著也堅決不能讓他倒下。
因為辣醬,讓石大郎這個隊伍里唯一的平頭百姓,與官差們關系迅速融洽,膽子也大了不少。
他往手里的囊上面多涂了一層,遞給侍衛的頭兒馮良,笑著商量道:“不瞞您說,大齊那邊的人和咱多少年都沒有聯系了,要說服他們估計要花不少功夫,還請馮隊長多給點時間。”
好不容易偷渡到了大齊,馮良身上還帶著陶縣令交給的其他任務,聞言笑道:“給你五日夠不夠,注意一定不要走漏了風聲。”
石大郎高興不已,連連表示夠了,他覺得有三日讓人考慮,兩日時間收拾家當足可以了。
事實證明他完全想多了,等他終于悄悄摸進了父親口中形容了無數遍的村子,見到了那幾個素未蒙面的堂叔伯時,沒費什么周折就認了親戚。
叔伯們又幫著把其他要見的鄉親們叫來,不一會兒半個村子的人都聚到了一處。
知道石大郎是來接他們去大瑜后,眾鄉親們表示根本用不了五天,明天他們就能跟他走。
然后這些人就呼啦啦地散開,回家收拾家當去了,看得石大郎直發懵,心說這事也辦的太順利了,他還辛苦預想了好幾種不被大家信任的情況,結果一個也沒用著。
石大郎不知道的是,大齊這邊的日子實在太苦了,這些鄉親把早年間他爹那一代闖山林的故事當做寄托,時不時就要念叨一番。
就算石大郎不來,等再過一陣子,說不定他們也要自己試著往大青山走了。
第二天一早,石大郎眼還沒睜利索,就發現床邊圍著好些人,嚇得他差點兒沒掉下去。
見他醒了,為首的石老漢有些不好意思地搓搓手道:“大郎啊,叔跟你商量個事兒,昨兒個收拾東西的時候鬧得動靜有點兒大,村里其他人也都知道了,就想著跟咱一起走。這些鄉親都不容易,平日里也是互相幫襯著才熬到今天,你要是方便,也把他們帶上成不?”
村里人不是很多,石大郎猶豫了一下點頭道:“大家都是沾親帶故的,問題應該不大。”
石老漢立刻明白了,“對對,都是親戚,王老漢家的小閨女想說給我家孫子當媳婦,我們兩家就是一家呵呵呵。”
其他老漢們想笑不敢笑,王老漢家的小閨女都十三了,石老漢的孫子還穿著開襠褲,真難為他想出了這么個攀親戚的主意。
石老漢解決了壓在心里一晚上的事,高興不已,“大郎啊,你嬸兒做了糊糊湯,趁熱喝點兒,咱們這里沒啥拿得出手的,只好將就一下了。”
石大郎可是知道村子里人現在有多窮,幾乎一天只吃一頓飯,他可不敢大早上就奢侈地吃掉也許是堂叔全家一天的口糧,于是道:“告訴嬸子別忙活了,我還要去趟鄰村舅舅家,得趕早兒過去,就不吃了。”
眾人驚訝了,“你這是還要把舅舅家的人也帶過去?”
“是啊,我爹還讓我去隔壁村的幾戶相熟人家問問。”
老漢們互相望了一眼,到嘴邊的話卻沒敢說出來,只待送石大郎出了村子,這才聚到一起商量道:“你說,咱們也要不要去問問?”
誰家沒幾戶舅舅呢,他們自己的,兒子的,孫子的......
這算下來人數可不少,可若真是不聞不問,他們心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