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輕輕揮著手,眼中閃爍思忖:“罷了。他們在明處倒顯得正直,若強迫過多,反而逼入暗地,我們對他們的監控豈不是變得舉步維艱?”
儒家子弟出身多為昔日豪門,一旦遁跡江湖,就如滴水歸海,蹤跡無處追尋,再想洞察其一舉一動,無異于攀登天險。
國師府內,蘇白引領著扶蘇步入一處靜謐的書房,隨手揮灑,滿室的書籍便顯現眼前,皆以素紙墨字,正是后世典籍。內容涵蓋從秦至今的歷史,書體已然化為當世風格,不必憂慮扶蘇閱而不解。“讀書之際多思辨,勿過于受儒家教條約束。為人主者,善駕馭天地勢力,莫要反被其所役。”
扶蘇一躬身:“弟子銘記老師的教誨。”
蘇白滿意點頭,留下幾句話,離去了。當他離去,扶蘇立刻拾起一冊書卷,見封皮寫著《秦史》兩字,不由震驚不已。翻開書頁,他立即陷入其中。
半個時辰后,扶蘇臉色震驚:“不可…不可能,我大秦盛勢如斯,怎么可能僅過十二載便覆滅?”“胡亥、李斯、趙高…這些人有奸惡之謀,國師為何未告父皇?”“我該如何行事?”
惶惑之際,他憶起離別時蘇白的叮囑,思路開始活躍,深入理解其中的真義:“沒錯,王者若不能鎮守社稷,奸賊必定蠢蠢欲動。縱除趙高、李斯,父皇若有所變,依舊有奸臣滋生。”“如今的大秦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再有父皇福蔭深厚,除去趙高、李斯又何足掛齒?”
頓悟此事,扶蘇心神安定,甚至家族滅亡之痛也淡忘無存。父皇在位一天,此等悲劇就無法降臨。
放下《秦史》,他又翻開了《漢書》:“罷免百家,獨崇儒術。儒家好雄圖壯志!可這樣一來,全國命脈豈非要悉歸儒家束縛?實不恰當。”即便深受儒家影響,扶蘇亦須從帝王之位角度思索。一門獨大,帝王權威將蕩然無存,淪為帝位上的提線木偶。
“外戚的危害!世家割據!軍閥亂政!”
沉浸在歷史深淵,扶蘇宛如穿越時空,與歷代王者對話,心智與學識迅速提升,武學境界也隨之精進,很快邁入先天圓滿之境。
六個月后再見宮廷侍女,扶蘇已煥然一新,外表顯得深沉,眼神也添了幾分溫和。“公子果然得益良多。”蘇白迎上前,笑容洋溢贊許。
扶蘇趕忙行禮:“拜見恩師,感謝老師的教誨,我終于明白治理天下的真理。”
蘇白點頭贊揚:“好,你能及早醒悟,并不算晚。我們啟程回皇宮吧,我正好有事與陛下商議。”
“妙極!妙極!”
在宮殿之中,始皇在檢測了扶蘇的蛻變后喜上眉梢,一連串贊賞涌出。一旁的蒙恬、王翦等官員也滿面詫異。
“公子這半年如重生一般,實在匪夷所思。”
“國師果是高人,智慧超越凡塵。”
“有此公子,大秦實乃幸事。”
始皇看著蘇白:“國師辛苦了,這半年我的兒子終于成長。請問國師接下來有何打算?”
蘇白沉思:“若有陛下之心,何不再讓他去踐行文武之道?滿腹經綸而乏實踐,往往易高估自己。”
始皇目光一亮:“很好。扶蘇,上前聽旨,我命令你主導關中文武事務,你可愿擔此重任?”
扶蘇:“愿為主父排憂解難。”
語落,趙高站出,奏告:“陛下,公子胡亥德才雙全,可輔佐公子。”
始皇神情微變,看向扶蘇:“扶蘇,你如何看待?”
扶蘇:“唯主父之命是從。”
始皇:“那胡亥就留在你身邊聽命。我放手,若敢生事,直接教訓,不必稟告我,只要別傷人性命。”
他以前并未了解胡亥趙高的伎倆,但自恢復天人境后,整個咸陽縣的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