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姐被我爸和我媽從那個她被寄養的人家里抱回來的時候大約有七八個月那么大,回來以后也還是和原來一樣活潑可愛,可是我們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她的表現卻像是從饑荒年間穿越過來的一樣。
我們家當年雖然說窮,也就是吃不好穿不好,卻并不至于吃不飽飯。然而六小姐,顯然是在別人家里挨餓的時間有點久了,我們吃飯的時候把饅頭的芯掰出來給她吃,她拿著饅頭吃得津津有味,有饅頭渣子掉到炕上的時候,她也會仔仔細細地把掉在炕上的饅頭渣子撿起來放進嘴里吃掉。那個小小的舉動是在我們家人身上從來沒有過的,我們通過她的這個小小的舉動看到了她在被送人之后的艱難生活。
大家看到她把饅頭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都覺得她很可愛,于是開始逗她。我爸在她面前張開嘴,對著她說了一個“啊”,假裝問她要饅頭吃,她就很仔細地把她手里的饅頭掰一塊放到我爸嘴里。我們于是開始感嘆:這孩子在外面給餓了那么久,為人倒是挺大方。
后來我們的一項娛樂活動就是問六小姐要饅頭吃:先把一塊饅頭芯掰出來給她,等她拿著饅頭芯的時候我們就一個個地在她面前張開嘴,對著她“啊”,她知道我們是問她要饅頭吃的,于是把手里的饅頭一塊塊地掰下來,給我們一一投喂。這樣的娛樂活動讓我們樂此不疲,經常在上學前圍著她流連忘返。有個鄰居家的女孩一次無意當中在我家體驗到了這種樂趣,后來也情不自禁地經常往我家跑。
我讀初三的那一年認識了一個女生,她爸是我們那邊計生辦的干部,而且還是個頭頭。按說他吃著黨和人民給他的那碗干計生工作的飯,應該是對于黨和國家的計生工作有信仰的,可我了解到的情況卻不是這樣:他吃著公家給他的那碗計生工作的飯,可他骨子里和我爸一樣,好像自己家里有皇位等著人繼承似的,非常執拗地要生一個兒子出來繼承自家的香火,似乎沒有兒子就會讓他絕后一樣。
我這個同學的父親為了追生一個兒子一共生了四個孩子,我同學是家里的老大。在她下面,她媽還給她生了兩個妹妹,因為計劃生育的原因,她的兩個妹妹一個被她父母送給了她大伯家,另一個被她父母送給了她小叔家。她的父母在生了三個女兒之后生了一個兒子,和她一起在親生父母身邊長大。
我同學家因為她爸是計生辦的干部,除了公家給開出的工資,又因為他們有權力把別的超生的人家罰得傾家蕩產,罰沒的那些錢也不好說是不是進了計生辦那些工作人員的口袋,他們家的生活因此比我們這些普通人家的人要滋潤很多。她大伯家和她小叔家的家庭成員都是農民,因此這兩家和他們家比起來就很窮,她的那兩個妹妹都知道她們的親生父母是誰,兩個時常去他們家,一個啥話都不說,只管在她父母面前哭,另一個只管問她父母要錢。她的媽媽說她那個最小的女兒不本分。
我年少的時候大多數時候是不招人喜歡的,偏偏我這個同學脾氣好。我和她最初相處地也挺好,后來發現她那人實在太笨,于是慢慢地開始嫌棄她,和她的關系也慢慢地淡了下來。
那個替自己的女兒抱養了六小姐的老太太后來也知道六小姐被我爸媽接回了我們家這件事,老太太很開明得表示:眼下的現狀,那是不得不把娃寄養在別人家,與其把娃寄養在別人家受苦,還不如讓她的親生父母先養著,最起碼,娃的親生父母不會虧待娃。于是說好,等到他們那邊的風頭過去,她再替女兒把六小姐接回去。對于這件事,我們兩邊都沒有異議:我爸和我媽能把六小姐送人,本質上也是為了替我爸追生兒子,替別人家把自己家親生的女兒多養一段時間,于我們來說也是一件開心的事。
六小姐大約一歲一個月的時候,那個老太太來接她。我的心里其實是有點舍不得她的,可是畢竟我爸媽已經答應了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