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張元敬體內的水火兩屬性靈力依然充沛,若是不用于煉丹,也只能通過修煉厚土化生功消耗掉。
他一想這丹藥總共就五枚,不及藥材多,索性拿出四顆中品靈石卡進陣法凹槽,然后拿出白桂、玉葉、紅果各一,打開爐蓋,直接扔進爐中,然后起了陽火,開始燒灼。
在極高的溫度下,三株靈物并沒有燃著,也沒有被烤焦,而是迅速化作汁液,時不時有水珠帶著一些雜質飛出。
三息過去,他立刻止住陽火,換做陰火。溫度稍降,更加平穩,靈物繼續液化,但平靜異常。
三息過去,又換成陽火,靈物燒化的液體中,時不時冒出氣泡,氣泡爆開后,則變成飛濺的小水珠。
如此陽火陰火交替三次后,三株靈物徹底化作液體,但其中尚殘留很多無用的雜質。接下來,便是陽火崩出雜質,而陰火提煉雜質的過程。
兩者各是六個三息,但是在銜接上,卻有一個小問題,就是溫度的驟升驟降,對于錘煉雜質的陰火來說,略有影響。所以,三息陽火結束后,中間需要間隔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息時間,方能使得陽火對陰火的干擾減至最低。這是一個考驗。
張元敬第一次便接得不好,稍慢了一些,導致接下來的陰火灼燒,溫度稍有不夠。第二次,他調整過來,實現了完美的配合。此后五次輪替,皆毫無失誤。
這時,進入煉制益神丹的第二階段,即藥液凝丹的過程。從第一階段轉入第二階段,是第二個考驗。為了保證兩火平衡,上一階段最后的陰火,必須提前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息時間停止。待火勢完全收去,再陰陽兩火齊出。
有前面的節奏把握,在這個階段轉換時,張元敬沒有犯錯誤,很順利地過了關。
陰陽兩火同時灼燒,是進一步提純的過程,通過更為狂暴的陽火,逼出隱藏最深的那些雜質,然后由陰火的平穩烤炙,將之煉化。如此持續一定時間,待雜質去除干凈,藥液便會在兩火灼燒中成丹。
這里有第三個考驗,就是兩火平衡,陽火的狂暴不能影響陰火的平穩,陰火的煉化必須跟上陽火的節奏。
這個考驗是最難的。秦武同便敗在這里。張元敬甫一進入兩火同出的階段,立時出現相互干擾的問題,先是陰火紊亂,隨即陽火也因為雜質堆積過多,而中途熄滅。如此,這一次煉制益神丹便告失敗。
對第二階段的問題,秦武同在玉簡中,也沒有提出什么好主意,認為除了熟能生巧,沒有別的辦法。
張元敬估計,每服用一枚彤云宮的丹藥,也就能進行兩次煉丹,剩余的藥力雖然還不少,但畢竟與他功法不合,必須抓緊時間打坐煉化,否則容易中了丹毒。如此,依靠剩余的四枚水火兩屬的丹藥,他最多還能煉制益神丹八次。當然,火龍丹也有作用,但太難保持陰陽法力的均衡。
他盤膝而坐,反思剛才煉丹的經過,細細品味每一個細節,汲取教訓,甚有收獲。對于如何解決第二階段的問題,也想出一個笨辦法來,就是通過略微減弱陽火或陰火,或使兩者同時減弱,以降低干擾。
當然,具體哪一個能成,需要試一試。這個辦法,秦武同之所以想不到,乃是因為他總是以一份藥材為出發點去思考解決辦法。
休息半個時辰,張元敬開始第二次煉丹。這一次,前面第一階段毫無差錯,從第一階段轉第二階段也很完美。進入第二階段,他將陽火減弱一成,陰火保持不變。前面十余息還相對和諧,往后便開始出現互相牽制的情況,最后還是陰火紊亂,導致失敗。
不過,這一次失敗卻說明他的方法是有效的,而且就是減弱陽火,但一成還不夠,必須要更多。
隨后,張元敬立即開始第三次煉丹。這一次,進入第二階段后,他將陽火減弱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