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聰所給輿圖,橫跨近三億里,詳細描繪了十三處地界,距離最近的名喚隱山,在西南向千萬里處,乃是一座能夠隱匿的山,通常尋不到其入口,只能在外圍打轉,據說內中頗多靈物,乃是極可能出現地階靈物的所在。
其次便是西北方一千五百萬里處的六陽鑒。六陽鑒,乃是一片荒山,據說有六處絕壁,于某些特殊時候,可照出修行者神魂之便,使其明了來路之闕,從而補全根基,提高突破幾率。
輿圖上有一行注釋,指出此處地名出自妖族一則傳言,謂有名為“六陽鑒”的仙物從天降至此山,偶爾顯發神跡,可明成仙之路。繪圖的前輩認為,此傳言不可信,多半是至陽靈物,得之可助突破。
再看其他地界,最近的都在五千萬里之外,馬不停蹄地趕路,也要兩年多方能抵達。如此長的時間,便有機緣,也被人或妖捷足先登了。所以,他能作的選擇有限,只能是隱山與六陽鑒二者選一。
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六陽鑒。
對他而言,用于提升修為的靈物已經足夠,再多一些也無必要,反倒是有助于破境的至陽靈物,多多益善。
他目前擁有的破關靈物,最強者自是從厚土化育鼎那里得的陽元晶,至少有三成的突破幾率;其次就是陰雷果,當然依靠此物,那就完全是看運氣了。此外,把那枚七階陰雷果拿去玄丹堂,不說上品紫極丹,中品丹還是可以換到的。
但是,這些東西帶來的突破概率不能疊加,故而最大也就是三成的可能。他有自知之明,知道以自己的資質,這些靈物未必夠用,必須盡可能多備上一些。
這六陽鑒,沖著其名,此時尋去的修士或妖獸就不會少。但是,此地有他所需之物,再是危險,也要去探上一探。
張元敬沿著風雷谷西行,前去五百萬里,再轉向西北疾馳,再行千余萬里,至一片峰頭擁簇、云霞彌漫的地界。此地諸峰大多在萬丈之上,且相距甚近,如同一座關城,雄踞于群山之中。
那名為六陽鑒的地方,便在這處地界的中間,藏于云霞遮蔽的某處山間盆地之中。
為了趕路,遁來此地時,他常在天中縱劍飛行,但到了此地,他卻不敢再于天中露形,而是老老實實地從林草之間穿梭,一步一步往山頂攀登。
此地上百山峰,山勢相連,下方地中頗有幾處大靈穴,故山中靈氣濃密,妖獸眾多,貿然飛遁,少不得引來妖獸圍攻,既平添麻煩,還暴露蹤跡。
此時,煉陽傘陷入虛弱,無法動用,腳底實地對他而言就是保命的最強絕招。
按照輿圖所示,去往那六陽鑒,需得越過外圍的山嶺,進入群峰中間的地帶,才能抵達。
若從地面行進,少不得要經過一些妖獸的地盤,遭受各種躲藏于陰暗處兇獸的偷襲。
張元敬把定真盤祭在頭頂,身上以源生石作石甲,又把猿十三放出,讓其在后護持,倒也頗為順利。碧睛狻猊獸仍未蘇醒,這次多半是要突破大圓滿,故而沉睡的時間要比以前長。
一日之后,他登上一峰之頂,放眼前眺,只見云霞如海,山頭如筍,偶見一道光芒劈開重云,顯露出難辨人或妖的身形,旋即又消失不見。
云霞蒸騰,時有金光閃動,時有火焰爆開,兇險詭異,讓人望而卻步。
若是以往,張元敬權衡利弊,說不定就轉身離去了。偌大的橫斷山,便不入這些險地,也能尋到許多可用之物。但是,自胡天聰與他一席長談,知道未來宗門形勢可能更加惡化后,他盡快提升實力的意愿變得無比強烈。
沿著山坡,一路往下,再次沒入云霞之中。山峰之間,險絕的山脊相連,密林覆蓋,抬頭難見天日。林中蟲獸出沒,時不時有大蟒、飛獸襲來,境界不高,但防不勝防。
張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