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酒泉郡,默默地干著實事,由武轉文,現在稱其文武雙全不為過。
“化宇,可愿換個地方,到長安城去?”
“稟仙師君王,化宇還年輕,愿意在酒泉繼續磨練。”
三十出頭的馬化宇,有潛力成為三五年后的西域刺史,就不知他自己是否能意識到。
“今年酒泉、敦煌兩郡的棉花種植,有何安排?”
“稟仙師君王,化宇估算昆莫運來酒泉的費用,在昆莫城紡出棉線,再運到肅州紡織成棉布更加劃算,故而增加兩郡棉花種植面積方面,保守了一些,只擴大了一倍。酒泉郡依照仙師君王的提議,在棉布紡織種類上下功夫,周敦、白素妍夫婦和劉君郎、黃道夫婦,如今能紡織出七八個品類棉布,熟練的紡織工匠,紡織一匹布的時間,縮短至四天。”
放在現代,這些技術屬于專利,可以躺著收錢,在這里不允許,技術必須推廣出去,才能讓更多的人受益。
“紫亭煤炭運輸保持暢通,敦煌城有了極大變化,新建不少磚瓦水泥房,成為過往客商的中轉站,加上直屬軍家眷,城內人口已經過萬。”
馬化宇不急不緩地說道。
“會水縣東北發現銅礦,儲量不大,臣將采礦權開放于民間,按官價回收粗銅。”
繼續閱讀
偏遠的酒泉郡,朝廷若能統一銅錢的規制,這些粗銅不僅能制成銅器,還能制成銅錢就地流通,對當地的經濟有好處。回到長安,應抓緊時間統一度量衡,制定銅錢規制,由司徒府監制,允許地方郡府制作銅錢,合理分配中央與地方銅錢分配比例。
“去看看兩對紡織夫婦。”
這次來酒泉,主要是賞賜體質果實,兩對夫婦都是滿四十的人,身體狀態不夠好,隋國需要他們多活一些歲月。
“臣已派人前去,仙師君王稍待。”
坐下品茶,與馬化宇閑聊。
“化宇,西域的人文地理,你要多加關注,手下人也需要多加關注。西域遲早歸入大隋版圖,不僅需要當地官員,也需要朝廷派遣官員,涼州地理上近西域,出身于涼州的官員,出任西域最合適。”
三五年后的事情,也宜早做打算,世上需要有心之人。
“化宇明白,一定不辜負仙師君王的期望!”
看來是真明白,否則官場白混了。
兩對紡織夫婦的氣色,比上一次好了許多,五枚體質果實,再差的身體,鬼門關口也得駐足一陣。本王只是不放心,五枚不足以延壽,服用完十五枚果實,才能徹底安心。
“化宇,你們每人五枚。”
二十五枚果實出現在手掌上,廢話不用多說,服用完后自會明白本王的好。五人也不忸怩,依次取了果實,感受服用后身體的變化。
“下次再來,本王希望看到酒泉郡又能更進一步。”
告辭五人,轉眼來到姑臧,李昊重府邸;正月十四,早到了兩天。
“仙師君王,小人馬上派人去通知刺史大人!”
李昊重府邸,主結構是原張涼府邸的一個三進小院,增加了一個花園。自稱小人的男子是李府的管家,緊張地站立一側,兩名年輕女傭反而神態輕松,大膽地搭言。
“仙師君王,長安城真的沒有太監宮女?像我們這樣的也能伺候仙師君王?”
“你們是什么樣的?”
“我叫柳兒,家里有些田地,幫不上大忙,只能出來做工掙錢,柳兒很勤快,李大人和夫人都很滿意我。”
“我叫小紅,和柳兒一樣,針線活計比柳兒好。”
柳兒一身綠襖,小紅一身紅襖,說起自己的針線活,一臉自豪。
“娘娘們身邊的女傭和你們一樣,針線活好,人勤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