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劉淵受仙師君王知遇之恩,愿與王朗大人共同前往冀州,為穩定冀州盡綿薄之力!”
“仙師君王,劉淵大人愿助力,臣王朗感激不盡,懇請吾王允許!”
劉淵有穩定并州的經驗,不可能爭奪冀州刺史之位,此舉想立功獲得仙果賞賜。有劉淵在旁協助,王朗樂得順水推舟,讓他一個人主持冀州,內心實在有些忐忑,畢竟從來沒有出任過一方大員。兩人各取所需,如能相互合作配合,不失為一件大好事。
“王朗卿家為主,劉淵卿家為副。”
定下主次,繼續與兩人討論一陣,冀州煤鐵銅礦,海鹽和港口,都是本王關注的重點,敦促兩人制定相應的對策。充公世家豪紳田地,要追溯過往,低價強買強賣,謀財害命、強行霸占田地者,要公之于眾爭取民心,占據道義高地。一切以穩定為主,講究方式方法,鼓勵世家豪紳轉向開辦作坊、進入商業流通領域。
“作惡的世家豪紳,有主家旁支之分,應區別對待,不要牽連過廣。審時度勢之人,紡織、采礦、造船是可見的發展方向,朝廷應鼓勵他們轉向其它行業,不與普通百姓爭奪田地資源。”
“仙師君王,對于主動讓出田地者,礦產開采許可方面,朝廷或可給予優惠。”
“劉淵卿家的建言很好,具體如何實施你們商量著辦,朝廷的政策方向,田地屬于國家,不能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兩人告辭離開,不日將帶隊離開長安,前往趙郡邯鄲,一晚上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田佐部移兵河內郡鄴城,離商仲恒部邯鄲更近,東郡濮陽以司州州兵防御,整個東郡已被掌控,劃入司州轄境。
邯鄲離鄴城不到兩百里,北面是鮮卑部落占據的三郡,雙方有多次交鋒。并州上黨郡至邯鄲的通道,是后勤支援線,實際上邯鄲不缺糧食,早已由本王親自運往。商仲恒以通道為誘餌,假裝運送糧食,設計伏擊鮮卑部落,取得大勝。清河郡的鮮卑獨孤部落,再也不敢輕舉妄動,商仲恒仍然以守為主,等待王延文部攻取薊城、撫寧和山海關。
薊城、撫寧和山海關一線,主要由鮮卑段部駐守,拓跋、慕容、獨孤和宇文部落,皆有派兵協防,三地守軍兩萬余人。王延文部攻取占據這一線,如同在幽冀之間打入楔子,商仲恒部和田佐部可以好好收拾關內的鮮卑人,本王需要協助的是王延文部。
北方的異族部落,歷史上成千上萬個,你方唱罷我登場;看看伊吾人就能夠清楚,部落有二三十個。鮮卑人被匈奴人趕至東北一帶,他們稱大興安嶺為鮮卑山,一直蟄伏于東北,統治融合當地部落,向前楚前魏稱臣,其中鮮卑段部襲取高句麗。前楚前魏的烏桓是南鮮卑人,漢化后定居于薊城一帶,現在絕大多數同化為漢族。如同南匈奴十九個部落之外,還有很多小部落名字都無人提及,鮮卑同樣如此,拓跋、慕容、獨孤、宇文和段部落,只是鮮卑族最大的五個部落。
降服鮮卑人收復幽州,在幽州建立北都,以北都為中心向外擴張,北至大海,東到扶桑,是本王心中的規劃。仙師君王,擁有無敵的仙術,當然要竭盡所能,實際控制更多的地盤,歸化處于部落聯盟階段的落后社會,帶著他們走向修仙世界。
賈子笛收集了鮮卑五大部落的訊息,獨孤部落集中在玄菟城一帶,族長是年輕有為的獨孤信,三十八歲,二弟獨孤義在清河郡統兵,遇上商仲恒這樣的硬茬,損兵折將后估計還有兩萬余人,著實有些倒霉。拓跋部落是老族長,五十二歲的拓跋鰉,聚居于龍城一帶,長子拓跋宏統兵信都郡,手下三萬余兵士。慕容部落分布于黃龍城一帶,老族長慕容雋五十五歲,長子慕容洛、次子慕容博統兵真定郡,同樣有三萬余兵士。宇文部落居于遼西徒河,族長宇文莫那四十八歲,長子宇文化統兵進入青州,占據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