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是笈多王朝,由摩揭陀建立,屬于婆羅教,還有一個稱作泥婆羅的地方,再往北是喜馬拉雅山脈,高原上聚居著氐羌人。
笈多王朝東面有一堆小國,從那翻越崇山峻嶺,可以抵達曼莫。
西北方向是嚈噠王朝,統(tǒng)治階層被當(dāng)?shù)厝朔Q作白匈奴,那里與西域伊利的烏孫國和疏勒國接壤。
貴霜王朝是月氏人建立的,可以稱作大月氏,歸順大隋的月氏國是小月氏,現(xiàn)在新設(shè)立了月氏郡。
總體來說還是大隋好,伊吾郡、車師郡、月氏郡;南匈奴人和鮮卑人過的也很好,劉淵和獨孤義能在江南之地出任刺史;百濟郡和新羅郡,郡守都是當(dāng)?shù)厝恕?
月氏人的來歷,有古羌部落的身影,古羌往東的一支融入伏羲氏;往南的有數(shù)支,高原上為氐羌人,南中一帶是夷人;往西遷徙的,與當(dāng)?shù)夭柯淙诤虾螅葑優(yōu)樾碌拿褡濉?
尤其重要的事,古羌部落將農(nóng)耕技術(shù)散播開來,神農(nóng)氏出自古羌部落,神農(nóng)氏不是一個人名,而是氏族部落的稱謂。
嚈噠王朝西面是薩珊王朝,據(jù)孟思說,薩珊王朝有北匈奴人,按遷徙路線看,四百年前逐漸遷徙至此,倒是極有可能。
匈奴人只是泛稱,單單南匈奴就有十九個部落,其中的羯族屬于外來部落,柔然人出自匈奴部落,鮮卑拓跋氏曾經(jīng)聚居在匈奴的地盤。
柔然人又跑哪里去了?離開阿爾泰山脈,不可能進入薩珊王朝,即使進入薩珊王朝,憑借兩三萬騎兵掀不起什么浪花。柔然人或會一路西行,適合生存、距離合適的地方,無疑類似藍星黑海一帶,就不知他們能否打得過當(dāng)?shù)夭孔濉?
柔然人很悲催,藍星歷史上曾經(jīng)鼎盛百年,家喻戶曉的木蘭從軍,對抗的就是柔然人,遇到本王可謂生不逢時,剛冒頭就被按了下去。
“孟公子,中原地區(qū)楚亡一百二十余年,魏代楚百年,被晉司馬氏篡位,二十年后被南匈奴滅亡。”
“大隋五年前自涼州甘州城興起,如今已統(tǒng)一中原,北至欲水三韓半島,南囊括前楚故地,西達月氏,天山北域皆屬大隋疆土。”
愣怔片刻,孟思激動起來。
“好!好!真是太好了!”
好什么好!太大治理不過來,古代道路通訊落后,屬于半自治狀態(tài),幸虧有傳送門,每年能夠跑上一大圈。
本王離開后又會如何?只能依賴于文化認(rèn)同,“儒法道”并舉,倡導(dǎo)“仁義禮智信忠”,追求“溫良恭儉讓”的品行。
“克己復(fù)禮為仁”,欲望不加以克制,人性之惡肆無忌憚,社會就變?yōu)榘缘蓝峭醯溃瑑?yōu)勝劣汰、贏者通吃。
墨家那套也得找好自己的定位,孟子曾說:“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是楊朱,道家代表人物,墨是墨翟,道家創(chuàng)始人。
在本王看來,都屬于“道”,一個是理論科學(xué),另一個是應(yīng)用科學(xué)。涉及政治的東西,不妨交給人文科學(xué),“儒法”就屬于人文科學(xué),大家誰都別排斥誰。
單單一個“儉”字,就不能絕對化。
物質(zhì)匱乏的時代,自當(dāng)節(jié)儉不奢靡;物質(zhì)豐富的時代,提倡不吃肉,豈不是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唱反調(diào);不鋪張浪費足矣,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不能抑制。
“孟公子,在下非普通人,是一位仙師。”
“仙師?”
“是的,大隋獨一無二的仙師。”
孟思疑惑地看著我,年紀(jì)輕輕的模樣,左看右看都不具備仙風(fēng)道骨。
意念一動,四米長矛在手,隨意一插,深入土里,“隋”字軍旗招展。意念再動,四桿長矛漂浮半空,倏忽插入土中。
孟思半信半疑。
“仙師,如何來到此地?”
“孟公子,稱呼楊公子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