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擁有先進的導航技術,定位一百萬平方公里仙女界,只需要空中懸停裝置。
哈哈哈,仙女界沒法運行衛星,壓根造不成影響。
休息一晚,準備前往荒古世界,修為突破到化神境,再去探尋四維世界的奧秘。
“大哥,此處禁地有危險性,見勢不妙趕緊溜。”
抵達目的地,藍兄弟諄諄教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兄弟,既然如此,咱們回去吧。”
毫無反應,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兄弟又是老一套。
外界一片黑暗,依舊不著急離開光華號,手機播放著古曲,取出百香靈酒和瓷碗自斟自飲。
浪姐特別季元宵節后上線,現在應該是第四期,推崇母性力量,通俗來說鼓勵多生孩子。
藍星發達社會都有非常嚴重的男女對立問題,本質上是生產力的進步,社會以腦力勞動為主,女性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上升空間,但她們參與社會分工有一個巨大阻力,是她們的生育期。
每生養一個孩子三到五年,將放棄工作和晉升,再加上養育孩子非常之卷,使女性不愿意生孩子。
女性不想結婚生子,還因為女性普遍受教育程度高,實現自我價值、不愿意高配低等原因,導致結婚生子意愿下降。
這些都是社會和經濟的客觀規律,節目只能起到引導作用,現實中卻有些無解;樂觀預計華夏五十年后,人口將降至六億以內,大隋將來也會面臨類似情況。
人口生育政策自古以來就有,因戰亂頻發因素,幾乎都鼓勵多生,不生或少生甚至會被罰款,這樣的手段古代很常見。
未雨綢繆,本王也沒啥招,普及國民教育,解放女性生產力,大隋的初次生育年齡,大概率會出現延后的趨勢。
總結起來,輿論宣傳導向非常重要,獨立女性的提法很不恰當,無論男人女人,都是獨立個體,個人離開誰都能轉,做為一個整體的社會卻不行。
個性和共性的關系,讀高中的時候好像學過,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當時的政治老師和物理老師有一場辯論。
物理老師認為政治課無用,光動嘴皮子,數理化才是老大;政治老師認為,哲學是社會的基礎,發展路線錯誤,造成的損失非常巨大。
以本王如今的認知來看,當然是政治老師說的對,大隋儒法道相結合,儒是基本國策,法是治理工具,科學之道促進生產力發展,使得物質極為豐富。
最終要歸于儒,簡單描述,儒要解決社會財富如何分配的問題,天下大同,是大隋實行公有制的基礎。
天下大同,是儒家宣揚“人人為公”的理想社會,“仁”的最終歸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詮釋。
理想是一種信仰,沒有理想,人類就沒有追求,陷于唯利是圖的惡性循環,會將人性之惡發揮的淋漓盡致。
人生而“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荀子道出人的基本需求。
“克己復禮為仁”,不同個體和團體的需求,自然會帶來矛盾沖突;“禮”為和諧秩序,蘊含必要的規則,以及人類的共識。
善不能屈服于惡,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王道對不同文化的包容,優于霸道的唯我獨尊。
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的層次逐漸上升,女性不愿意結婚生子,是因為社會的激烈競爭,讓其不具備安全感,故而想憑借自身,達到尊重和自我價值實現。
男性做為人類的一員,同樣需要安全感,現代社會離婚太隨意,男女為了各自的安全感,不可避免產生對立。
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個愛他,為他默默付出的女人;成功的女人背后,為何不能有愛她,為她默默付出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