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林木子與沈肆年之間的聯系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日漸減少。
每次寄出信件后,都如同石沉大海般杳無音訊。
起初,林木子還以為只是因為距離遙遠或者郵路不暢導致信件延誤,但漸漸地,她意識到事情似乎并沒有這么簡單。
或許,沈肆年的家中真的遭遇了什么變故,才使得他們之間的交流變得如此困難重重。
可是,究竟發生了什么樣的事情呢?
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林木子心頭,讓她百思不得其解。
現今的局面猶如一團亂麻,錯綜復雜且變幻莫測,仿佛置身于迷霧之中,使人難以看清真相。
哪怕只是寄出一封普通的信件,也必須慎之又慎、如履薄冰,唯恐稍有不慎便會招來意想不到的災禍。
更令人憂心忡忡的是,這些信或許會在途中遭人攔截,如果其中的某些內容被別有用心之人發現并肆意渲染夸大,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
這種可能性光是想想就讓人心驚膽戰,實在是可怕至極!
面對如此冷酷無情的現實狀況,林木子內心深處彌漫著無窮無盡的無奈與無助之情。
但她又怎能不清楚個中原委呢?
恰恰是由于深知此事關系重大,在過去整整一年的時光里,他們二人之間竟然僅僅只有過兩次書信往來。
這樣更顯得每一封信都宛如稀世珍寶般彌足珍貴。
而在那些未能收到來信的日子里,她所能做的唯有默默期盼著下一次通訊的早日降臨。
在隨后的那些日子當中,林木子一直期盼著能收到沈肆年的來信。
然而,日復一日,時光悄然流逝,那封簡單至極的書信卻遲遲沒有出現在她的面前。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歲月如同奔騰不息的江水一般匆匆遠去;流年似水,韶華易逝,仿佛白駒過隙般轉瞬即逝。
而當兩人終于再度重逢的時候,已然過去了許多個春夏秋冬。
直到這個時候,林木子才恍然大悟,原來沈肆年早就毅然決然地投身到了軍旅之中。
而此時此刻,對于林木子來講,重中之重無疑就是自己的學業問題了。
如今的中學教育正遭受著形形色色復雜因素帶來的強烈沖擊與重重干擾,原有的完整學制遭到大幅度縮減,僅需短短兩年的時間便足以完成全部學業。
但對于林木子個人而言,狀況則略顯獨特,畢竟在此之前她曾有過長達半年的曠課經歷,故而實際上她只需再多堅持一年半左右的時間,便能圓滿完成自己初中階段的學業任務。
然而,林木子壓根兒沒有想過要提前結束自己的初中生涯。
因為認真盤算一下,倘若現在就從中學畢業,按照她如今的年齡計算,也不過才區區九歲罷了。
更別提此時正值 1967 年,距離那一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高考尚有長達九年有余的悠悠歲月需要苦苦等候。
即便再繼續多讀幾年高中,距離可以實際參與高考之際依舊為時過早。
因此,在中學所剩無幾的這一年半珍貴光陰之中,林木子下定決心要規規矩矩地埋頭苦讀,權且將這段時期視作消磨時光、排遣寂寥罷了。
誰能料到,就在這貌似風平浪靜、波瀾不驚的一年半時間里,向陽大隊居然接二連三地迎來了好幾批知識青年。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大隊長和林建明兩人陷入了深深的憂慮和煩惱之中。
原因無他,這些剛剛來到這里的知青們,在最初的那一年幾乎完全依賴于大隊提前預支的糧食才能勉強維持生活。
雖然說最近這兩年向陽大隊的糧食產量的確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以前那好幾年積攢下來的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