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讓我帶領兄弟們沖一次吧!”一個青年在他身旁也注意到前面的戰況,忍不住開口。
真要按照這個傷亡情況下來,這些人遲早都要崩潰。
但是只要騎士出擊就能輕易將那些蠻族絞殺在這里。
“不行。”布魯斯平靜的拒絕了副手的建議,反倒是略顯的不滿,“難道這些年的安全讓他們都忘記了戰斗嗎?”
布魯斯說的好聽,但問題在于你們騎士老爺每天訓練,他們每天在地里干活,而且本來這些就是為了建造營地才召集過來的農奴。
他們就沒有上過戰場,也沒有經受過什么訓練,現在每人發一把破爛似的長矛,然后跟他們說“去干掉那些蠻族”,這是否有點……?
不過這本來就是這個時代的常規操作,等到這些農奴兵上幾次戰場,面對過敵人還能活下去就自動升級為老兵,再來幾場硬仗活下來就變成精銳老兵。
他們沒有撫恤金這一說法,用戰斗和死亡來篩選出有勇氣,有戰斗力的人比起繁復的訓練消耗要更少。
而且主要戰力是騎士,農奴兵他們更多是屬于吸引敵人和消耗敵人的手段。
像蘭斯那種搞掃盲,搞思想建設,搞訓練,搞裝備更新的基本不可能,雖然說走出訓練營就是老兵,只要見血就是精銳,但是那樣的代價太大了,相當于用金幣來堆砌出的士兵。
在這些貴族面前普通人不算人。
這玩意不是地上長出來要多少有多少的嗎?為什么要浪費在他們身上?
沒了再征召一批就行了,總會有活下來的,篩選出足夠的老兵。
布魯斯也是這種心態。
好在那些蠻族也并沒有全力襲擊,只是試探性進攻之后便丟下幾個倒霉鬼的尸體撤離。
他們沒有重武器,而且他們是前鋒,人數太少了,作用在于試探巴斯蒂亞虛實的,在大概知道這些士兵的實力之后就已經可以了。
對于蠻族來說想要攻破營地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了,攻破一個營地獲得的收益和付出不成正比,還是欺負普通人輕松簡單。
這些第一次上戰場,已經接近崩潰的農奴兵顯然是沒有追擊的能力,副手只能眼看著蠻族沒有受到半點阻攔便脫離了戰場。
他雖然著急,但布魯斯不動,他也沒有任何辦法,但還是忍不住詢問了一聲。
“大人,難道我們就這樣看著他們離開嗎?”說著副手便越發激動,“只要給我三十騎士,我就能將這些襲擊的蠻族全部消滅!”
巴斯蒂亞和蠻族的仇恨不知道應該追溯到什么時候,但是對于副手而言,他就是父母被蠻族屠戮,然后被收留。
苦難和仇恨澆筑了他的前半生,但也讓他成為了一個優秀的騎士,被布魯斯選做扈從,一步步成為騎士團的副手。
和阿爾文那個騎士團不同,這個騎士團的成員都是布魯斯挑選,然后從小培養的,忠誠不必多說,實力也是非常強悍,屬于是他的私軍。
“天還沒亮,我們追出去風險太大了,先處理好現在的問題?!?
布魯斯并沒有同意,關于自己和父親的計劃他有很多不能和副手說。
但是蠻族下山劫掠就已經說明巴斯蒂亞這么多年的平靜已經被打破。
無論是為了應對蠻族入侵,還是為了吞并哈姆雷特,亦或是為了對付其他貴族,甚至是帝國內戰……
后續的戰爭需要一大批的士兵,而借助蠻族練兵也是他來到這里的目的之一。
另一邊那些蠻族撤退,蠻族戰士相互之間并沒有什么關聯,甚至都不能算是蠻族的聯軍,不過是那些大部落為了試探而臨時拼湊出來的一支隊伍。
在脫離戰場之后也就各自回到部落之中帶來這次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