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捕鼠、收鼠還是加工這些副產業,都只不過是為了最重要的核心,也就是斗鼠做準備,因為這個才是無本生意,也是最賺錢的。
這就要說到第二部分——斗鼠。
回收的那些狂鼠之中首先就要經過第一輪的篩選,將健康強壯有斗鼠潛質的挑出來,先用那些剝皮生肉喂養。
等湊夠一定數量之后,比如十只,就開第一輪初選,將它們全都放進一個鼠斗場,這十只里面只有一半能活下來才結束。
這十只鼠鼠都會用涂料在身上寫上數字標記,以此區分,同樣也給那些投注的人一個選擇目標。
留一半基本上贏面就是二分之一,起注也不高,賠率自然也不多,算是大家玩一玩的程度。
當然依此類推,還有十留三、十留一的,那種賠率就更高風險也更大,同時廝殺得更為殘酷,觀眾反而更多。
前面幾次的鼠鼠都是沒有稱號,只有顏色和數字,只有闖過初選的幾次廝殺并活下來才積累的聲望,為人熟知。
廝殺的慘烈就算是活下來也會留下明顯的傷痕,這個時候人們就會根據其戰績或者是特征為其命名。
叫【一只耳】的肯定是在某場戰斗之中被咬掉了耳朵,叫【斷尾】的就是尾巴少了一節,還有什么獨眼、禿子、鋼牙……反正極具特色,而且不是官方命名的,是民間自己形成的共識。
在官方的賬本上登記的一直都是數字,但也會用那些綽號來搞宣傳。
至于沒闖過的,那數字就會回到新的鼠鼠身上,如同永遠都逃不掉的輪回……
而有了綽號的鼠鼠就已經是經歷過幾場廝殺,這種手段篩選出來的鼠鼠血腥好戰,打起來很有看頭,那么混亂廝殺反而不好看。
所以接下來就是初選結束,進入到二階段,也就是稱號鼠之間單挑。
跟打擂臺一樣,戰斗精彩程度直線上升,而有了前面的基礎數據之后賠率也開始了變化。
甚至還搞出了正規的比賽——鼠王爭霸賽!
挑選十六個參賽,十六進八,八進四……然后四進二開始打三回合,期間會有不同隊伍輪換休息,直到決出第一屆冠軍鼠鼠。
為了增強觀賞性,失敗者不會被殺死,而是進入到敗者組之中,只不過斗爭就更加殘酷了,最后只能活一個,跟冠軍打。
再從敗者組殺出,無論能不能復仇成功,都是兼具話題跟觀賞性的比賽。
這是正規的比賽進程,但為了更加有趣,還開發出了其他的玩法。
一些肢體受損的稱號鼠進不去敗者組,但就這么殺死也是浪費,所以那些人琢磨一下,學現在流行的角斗士受傷后的處理,那就是給鼠鼠加裝備的。
一開始只是磨利爪子,后面干脆就綁上刀片,一些斷手斷腳或者是斷尾的也獲得了特制的“義肢”。
最出名的就是有一只鼠鼠被打敗還被吃了一只手,然后被人爆改,往原本手的地方裝上一根如同縮小劍刃的鐵釬。
然后在后面的戰斗之中表現突出,在大量觀眾的鼓動下,官方還真就舉辦了復仇之戰,讓它再次跟那咬斷自己手臂吃掉的鼠鼠戰斗。
要知道而那只鼠鼠又已經完成了幾場勝利,雖然還沒參加正規比賽,但也是也半步冠軍,這個戰績沒有人會認為打不贏一只殘廢鼠。
那一天噱頭給足了,而結果也很精彩,先是落入下風,然后依靠義肢插入敵人體內絕地反殺,最終完成復仇,獲得新稱號【銳克】。
銳就是武器的鋒利,克就是克敵,合起來就是憑借鋒銳的武器戰勝敵人,突出了改造的重要性。
當然那賣門票的場館和押注的賭場也狠狠的賺了一筆,觀眾看到了一場跌宕起伏的精彩比賽,大家都開心,至于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