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榜所載,一日傳盡百國。
百國疆域之內,風起云涌,一片沸騰。
江下在百國大比中橫空出世,摘得桂冠。
可江下是誰?又是哪國學子竟然絲毫沒有提及。
這讓百國讀書人甚至一些皇室都好奇不已,不少皇室直接派出了暗探前去打探消息。
而江下回答叩心三問的答案,更成了百國文人茶前飯后熱議的焦點。
這些文人不關心什么天地有盡,也不關心什么大道五十,
他們在意的是江下在叩心三問中,對第三問的驚世之答:“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四句話,字字珠璣,句句鏗鏘,如同春雷乍響,響徹百國大地,更被百國文人奉為圭臬。
一番盛景很快出現,百國各大書院、城郡各個文報館,茶館、酒樓,甚至一些煙花之地,凡有文人騷客之地,莫不在討論這四句。
這股熱潮之盛,以至于逢人交談,若是誰不知江下之名,不曉這四句話之意,便會自覺羞愧難當,失去了與他人對話的資格。
相較于天下讀書人,百國皇室這些人的關注點卻不在此。
這些皇室迫切想弄清楚,江下到底是哪國學子!
因為百國大比第一所在的皇朝,可以獲得的文廟獎勵不菲。
更讓這些皇室震驚的是,天榜所載,此次大比之后,百國大比將告一段落,不再舉行。
這很有可能是最后一屆大比!
這讓百國皇室心中涌起更多的波瀾。
他們深知,大比的排名將直接影響到文廟對百國資源的分配。
在未來,直至下一屆大比重啟之前,文廟可能都將依據此次的排名來劃分資源,這無疑將對各國的命運產生深遠影響。
大比第一究竟花落哪個皇朝,這些皇朝皇室尤為關注。
然而,受這則消息沖擊最大的還是大周。
大周皇城深處,皇宮大殿內,周皇孤身坐于龍椅,面色凝重,心事重重。
一旁的華服少年,神情恭敬而緊張,與周皇一同沉浸在沉默之中。
因為這件事,這位大周圣上連今日早朝都直接取消了。
周皇深知,江下若回大周,必將掀起波瀾。
他更憂慮的是,江下或許已受到文廟某些勢力的青睞,這對大周而言,無疑是潛在的威脅。
畢竟,他曾將江下視為棋子,用于改革舊制,最終卻又將其拋棄。
但讓周皇不解的是,大周文宮宮主早已傳回消息,確認江下在涇江之畔隕落,且有三千郡死士的佐證。
那么,為何江下如今竟能現身大比,并一舉奪魁?
數千高階修士的圍殺,加上一位文臺境宮主的里應外合,如此重重圍困之下,江下是如何逃脫生天的?
這些疑問如同巨石壓心,讓周皇難以釋懷。
龍椅旁,華服少年輕輕挪動腳步,猶豫片刻后,低聲啟齒:“父皇,關于江下之事……”
周皇輕輕擺手,打斷了華服少年的話語,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沉穩:“無需多言,即便是事實如此,大周亦能安然無恙。”
華服少年愣住,眼中滿是不解,他不明白父皇的這份自信從何而來。
“最多就是麻煩一點罷了”,周皇緩緩說道,“我大周雖然入不了文廟法眼,但是畢竟還有數十億人口.....”
華服少年望著周皇,眼中迷茫更甚,顯然未能理解這番話的寓意。
周皇見狀,微微一笑,解釋道:“待你將來繼承大統,身處朕的位置,自然就明白了。”
“兒臣豈敢有此妄想?”華服少年連忙躬身,語氣中滿是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