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娘搖了搖頭,無奈地說道:“我就是擔心她以后的日子過得艱難啊,我這當娘的,怎么能不替她著想呢?”
徐大娘拍了拍王大娘的肩膀,說道:“可你也不能不顧她的死活呀,她現在這個樣子,你要是強行把他們分開,萬一真出了什么事,你后悔都來不及。”
王大娘陷入了沉思,她知道徐大娘說的有道理,可她心里的擔憂卻始終無法消除。
此時,在古代交流群里,各個朝代的人也在討論著王大娘女兒的事情。
漢朝的一位老者說道:“在我們漢朝,女子的婚姻多由父母做主,但也有一些女子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抗爭,不過這樣的情況并不多。”
宋朝的一位文人說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雖說是傳統,但也不能忽視女子的心意,不然只會造成悲劇。”
唐朝的一位婦人說道:“這王大娘也是為難,一邊是女兒的幸福,一邊是對女兒未來生活的擔憂。”
王大娘思前想后,決定還是先和女兒好好談談。她來到女兒的房間,打開門,看到女兒正躺在床上,面容憔悴。
王大娘心疼地說道:“孩子,娘來跟你好好聊聊。”
女兒看到母親,眼里閃過一絲希望,“娘,你是不是同意我和他在一起了?”
王大娘嘆了口氣,說道:“孩子,娘是擔心你以后的日子會過得苦啊。”
女兒坐起來,堅定地說道:“娘,我不怕苦,只要能和他在一起,我什么都愿意。”
王大娘看著女兒的眼神,知道她是認真的,她說道:“那娘就再去了解一下那個小伙子,如果他真的值得你托付終身,娘就不再阻攔你們了。”
女兒一聽,高興地抱住了母親,“娘,謝謝你。”
王大娘來到木匠家,看到木匠家雖然不富裕,但收拾得井井有條。木匠的兒子看到王大娘來了,有些緊張。
王大娘仔細地打量著他,問道:“你真的喜歡我家女兒嗎?”
小伙子連忙點頭,說道:“大娘,我是真心喜歡她的,我會努力讓她過上好日子的。”
王大娘又問了一些關于他的情況,對他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回到家后,王大娘對女兒說道:“娘去看過那個小伙子了,他看起來挺踏實的,不過你們以后的日子還是要靠自己去努力。”
女兒高興地說道:“娘,我知道,我們一定會努力的。”
在古代交流群里,大家得知王大娘同意了女兒的婚事,都為他們感到高興。
然而,王大娘的心里還是有些忐忑,她擔心女兒以后會因為生活的艱難而后悔。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大娘的女兒和木匠的兒子開始籌備婚禮。他們沒有太多的錢,婚禮辦得很簡單,但卻充滿了幸福的味道。
婚禮當天,王大娘看著女兒幸福的笑容,心里的擔憂也漸漸消散了。
婚后,王大娘的女兒和女婿開始了新的生活。女婿每天都很努力地工作,女兒也在家里操持家務。
王大娘時常會去看望他們,看到他們雖然生活不富裕,但卻很恩愛,她也感到很欣慰。
在古代交流群里,大家看到王大娘的變化,也開始討論起古代女子婚姻觀念的轉變。
明朝的一位思想家說道:“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慢慢改變,女子的婚姻也應該更多地考慮女子的意愿。”
清朝的一位學者說道:“這是社會進步的體現,只有尊重每個人的選擇,社會才會更加和諧。”
王大娘的女兒和女婿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比如有時候生意不好,沒有足夠的收入。
但他們總是相互鼓勵,一起克服困難。
王大娘看到他們的堅持,也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