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聊,極致的無聊,郭嘉真的很無聊。
別管他嘴上說的多花花,但在一切盡在掌握后塵埃落定的那一刻,無盡的孤獨便縈繞在他心間,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感覺越來越明顯。
他也說不好這是為什么,只是回到營帳后倒頭便睡,沒了任何興致。
事實確實沒有出乎他的預料,第二日下午張遼剛下令士卒們用飯不久,斥候便來匯報稱發現不遠處有大股軍隊活動的跡象,具體位置并沒有探查出來。
張遼當機立斷:“令邊緣部隊加強警戒……”
“慢著!”郭嘉聞言出聲阻止,“別吃飯了,繼續行軍。”
“還走?這是士卒們難得的休息時間,他們也必須休息了。”
“文遠,我們對上的家伙應該有點本事,第一仗萬一打贏了就不好了。”
“傳令:所有立即集結,準備行軍。”張遼揮退傳令兵,轉頭問郭嘉,“奉孝,都到了這個時候了,該告訴我你的想法了吧?”
“行吧,其實也不是很深奧的計策,只不過從出兵那一刻,計策就開始了而已。”
“那么早?”
“是啊。縱觀古今,你見過哪個明智的將領是午后出兵的?沒有吧?而我又不蠢,那便是第一步。
第二步便是夫余使節,那些家伙名義上是使節,其實就是斥候,觀察我軍動向的。我軍全軍出動,還犯了一個這么大的錯誤,他們沒理由不報告回去。
而且我軍附近肯定也藏了許多這樣的斥候,我這樣的行軍方式便能達到一石三鳥的效果:告訴他們我軍很著急、讓他們知道我軍比較疲憊很容易偷襲、以及讓那些斥候感覺到我們沒有能力派出斥候偵查。
說到底這些其實都是為了誘惑他們來打我們,但一重誘惑是不夠的,必須給他們三重誘惑才行。”
“你的意思是說夫余人會主動來打我們?”
“不,夫余人不會,但高句麗人會。”
“高句麗?為什么?不是夫余斥候嗎?”
“原因有三。第一,我們正向高句麗人占領的方向行軍;
第二,那個高句麗將領有點兒門道,占了那么多城池,到現在了竟然一個都沒丟,他的兵力可不多;
第三,別看如今是夫余和高句麗的國運之戰,可有些自詡聰明的人比起國家來更喜歡屈從于強者。
我們的態度讓他們摸不著頭腦,夫余又處于分裂之中沒什么能力,倒向高句麗是個不錯的選擇。”
“哼。”
張遼聞言沉思片刻,忽然冷哼道:“你讓我想起了一些人。”
“哈哈哈……有時候人的階級不怎么重要,人的見識和學識有長短,可人性的高低卻并不怎么明顯……”郭嘉很清楚張遼話中的含義,卻沒說什么過激的話,只是跟著諷刺了一句。
就在張遼還想說些什么的時候,一名傳令兵忽然跑來大聲說道:“報——稟報將軍,后營發現賊軍蹤跡,似乎想要對我軍圖謀不軌,請將軍定奪。”
“立即通知附近的隊,告訴他結陣抵御敵軍,保護后營安全。”張遼下意識便下達了命令。
“等等!”郭嘉再次制止并給出建議,“讓人掩護一下,加速行軍即可,無需結陣抵抗。”
“為何?后營可是輜重和器械!”張遼聞言有些不滿。
郭嘉卻不在意道:“放心吧,打不起來。首先我們要讓他們覺得我軍真的很急,其次便是內人和儁乂殺的太狠了,他們第一次絕對不敢打。想要讓他們有決心和我們決一死戰,就要賦予他們勇氣,給予他們希望……”
三國:征戰漢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