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封神之戰最后,萬仙大陣被破,截教弟子中活了下來,沒變坐騎的強者并不多。
通天教主的直系女弟子,玄奘能夠想到的,就只剩下那位無當圣母一人了。
鴻蒙初判后,世間的勃勃生機與無窮造化,孕育靈性化作一只白猿,有幸拜入三清之一的通天圣人門下。
傳聞,當年人身蛇尾的女媧道人,她在摶土造人時,就是以無當圣母白猿化人為藍本,初步確定了人類的形象。
在玄奘這個異界穿越者看來,猿猴化人,簡直就是進化論鼻祖……
咳咳,總之,分獲造人功德的無當圣母,她能從萬仙陣中安然脫身,倒也不算意外之事。
雖然玄奘還有些奇怪,理論上說,當年的無當圣母就算再怎么弱,如今也應該有準圣境界了吧。
但事實上,如今的黎山圣母就只是大羅金仙巔峰,境界完全對不上。
不知道為什么,玄奘總有種奇怪的感覺。
祖龍之魂,觀音菩薩,還有如今的黎山圣母,或者說是無當圣母。
這些本該早入準圣境的強者,怎么好像都卡在了大羅金仙巔峰?
難道斬三尸,真的有那么難嗎?
玄奘一個小小的玄仙初期,尚無法揣測太過遙遠的事。
在故意等到圣母現身后,玄奘也借機抓住機會、表明態度。
直言自己雖為金蟬子轉世,但與佛門之間,實際上關系一般。
也許日后,與截教亦有合作的機會。
無當圣母自然早已知道,玄奘這一路上,把佛門道門在南瞻部洲留下的道統,幾乎都得罪了個遍。
其中不乏闡教道統分支,還有佛門勢力。
闡截之爭的遺恨,漁翁得利的西方教、如今的佛門。
對于玄奘的所作所為,無當圣母表面上不做評判。
但卻能看得出來,她內心深處,顯然是感覺相當解氣的。
故而對于玄奘所言,她在略作思索后,還是選擇了暫且相信。
如此一來。
佛門觀音菩薩,祖龍之魂及其背后的四海龍族,真武大帝及其背后天庭內的一部分勢力,還有截教遺留在人間的殘余道統。
玄奘已經都與他們建立起了一定的信任關系。
雖然觀音菩薩對佛門仍舊虔誠,現階段與玄奘并不在同一個陣營之中。
雖然祖龍之魂與四海龍族正處弱勢,不敢輕易冒頭現身,直接提供幫助。
雖然真武大帝更為顧全三界大局,關鍵時刻,未必會站在玄奘這一邊。
而無當圣母雖然對道門闡教獨大,西方佛門興盛的局勢不滿,與玄奘的合作可能性最大。
但她心中,同樣也是有所顧忌的。
玄奘在與她交流時就發現,對于眼前截教的處境她不滿,但卻只能選擇與天庭、佛門妥協。
通天圣人尚在紫霄宮中禁足,不知何時才能歸來。
世間截教正統,只剩下她無當圣母這一脈。
為了保存截教道統不滅,她不得不在天庭、闡教、佛門之間做周旋。
“元始圣人眼里不容沙子,早就恨不得把我們這些被毛戴角、濕生卵化之輩斬草除根。
多寶師兄轉世成佛后,性情大變,到現在我都快認不出他了。
至于昊天那個小道童,太顧及三界共主這一虛名,自己的氣量又不夠。
玄奘小和尚,不是我不想全力助你,有些事情,我也很難辦。”
無當圣母性格溫文爾雅,言談舉止間也是彬彬有禮,但玄奘卻能從她眼中看出一絲疲憊。
當她看向那塊恩師通天教主的牌位時,尤其如此。
“洪荒量劫就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