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要上面的領導知道,龍國也有自己的管理模式。
唯有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才能制定更好的管理制度。
這樣才能把損失降到最小。
其實,在后世。
一五計劃完成之后,上面的領導就看出毛熊的管理有問題了,所以想跳出來。
但是,由于自然災害等種種原因,始終沒有找到更好的辦法。
后來,堅持本國化,實事求是,才走出了屬于自己的道路。
如果沒有范例,上面的領導不可能那么容易看出,毛熊管理的問題。
更別想著新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了。
林長青并不是想,讓領導遵循他的方案。
而是參考他制定方案的方式和方法。
通過一份案例,上面的領導,自然能看出方案可以借鑒的地方。
接著自然會有第二份、第三份、甚至成百上千份。
這樣的方案匯總之后,發現其中的規律,簡直不要太簡單。
這樣就可以避免許多問題,減少損失。
不過,林長青所做的方案,還需要實踐來檢驗。
如果效果跟方案上的一致,就能成為范例。
現在,方案做完了,他也算是閑下來了。
練武還不能練,林長青便坐到書桌旁,靜下心來思考自己接下來怎么做。
方案是他答應李云成做的,至于能不能實施,還是要看領導,所以這個不在他的掌控范圍。
他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好了,如果沒有得到領導的認可,他也沒有辦法。
只要領導上心,就必然會實施方案的,他對國家還是挺放心的。
要是遇到不識貨的領導,方案再好,也沒有用。
但是以林長青對李云成的了解,李云成很大概率會支持的。
不過,方案的解決辦法,不單單是港口本身的事情,而是關系到整個津市的問題。
想要實施,至少要領導開會、專家評估才行。
如果方案實施,那么,他就要在這里停留多一陣子了。
作為方案的制作者,林長青清楚,在實施過程中還會出現很多問題。
所以需要隨機應變。
從來沒有人敢說,方案實行起來,沒有問題。
就算是悟性逆天的林長青,也不敢保證,自己的方案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等方案完全實施之后,他才能回家。
說實話,他已經有些想家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父母和弟弟過得怎么樣。
突然,他想起自己留在這里,還沒有給家里人寫信或者發電報報平安呢!
想到父母對原身的關心,他就有些羞愧。
被查的那天,林長青就想到,父母會知道這件事的,后來被放出來,竟然把父母忘記了。
“既然如此,就發個電報,報一下平安吧。”
林長青便拿起筆,寫了一份平安信。
電報的話,就不能寫太長,林長青就簡單的說,自己留學回來了。
在津港這邊還有事,需要過一段時間才回來。
讓父母不要擔心。
寫完之后,林長青數了一下,不到一百字。
再次確認沒有什么問題之后,林長青便起身,去郵局拍電報。
到了門口,跟門衛打了個招呼,問清郵局的地址,林長青便直奔目的地。
剛走幾十米,他就注意到幾輛汽車往管理委員會方向駛去。
“應該是領導來了吧?就是不知道來這里干嘛?難道是來找自己的?”
林長青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