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5天(2015年5月27日,星期三)——太高的垃圾桶
早上爺爺奶奶送我去上幼兒園,我主動拎起了裝垃圾的紙箱子,晃晃悠悠地跟著爺爺奶奶下了電梯,往垃圾桶走去。
走到垃圾桶前,我抱起紙箱子想往垃圾桶里扔。
可是發(fā)現(xiàn)垃圾桶很高,幾乎跟我一樣高,我踮起腳尖都看不見垃圾桶里面的情況。
我努力地嘗試了幾次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完全沒有辦法把紙箱子扔進垃圾桶。
還好爺爺過來幫忙,我才完成了這次扔垃圾的行動。
我覺得垃圾桶太高太高了,這不是擺明了不讓小孩幫家里干活嘛!
其實有些地方就很好,比如說好多公共場所的洗手池,就有很矮的池子是專門給小孩用的。
我就可以自己去洗手,不用讓爸爸媽媽抱著洗。
爸爸說這個叫做“人性化”,就是說能充分地替各種各樣不同的人群考慮實際需求。
相比之下,這個高高的垃圾桶可就太不人性化了!
--------------------
第1416天(2015年5月28日,星期四)——太矮的洗碗池
繼昨天吐槽了一下垃圾桶太高這個不夠人性化的設(shè)計,今天又遇到了另一個不夠人性化的問題。
晚上爸爸非常難得地勤快了一回,去廚房里站在洗碗池前刷碗。
可是對于高個子的爸爸來說,洗碗池太矮了。
他必須低著頭彎著腰才能進行操作,姿勢很別扭,過了一小會兒就腰酸背疼。
爸爸說這個洗碗池一定是按照女性的身高設(shè)計的,因為一般女性做家務(wù)的比較多。
可是現(xiàn)在做家務(wù)的男性也越來越多呀,比如說在姥姥家,做飯、刷碗就都是姥爺做。
再比如爸爸現(xiàn)在不也在刷碗嗎,雖然他只是偶爾刷一次碗,可畢竟也存在這種可能呀。
我覺得要是洗碗池能設(shè)計成可升降的就好了,這樣男性和女性就都適用了。
那才是真正的“人性化”設(shè)計呢。
--------------------
第1417天(2015年5月29日,星期五)——新園服
這幾天我穿上了幼兒園新發(fā)的夏季園服,是短袖上衣和裙子,比較寬松、比較涼快。
雖然新園服不如我自己的衣服漂亮,但它是一套有特殊意義的衣服。
幼兒園有什么重要活動的時候,是一定要求穿園服參加的。
即使是平時上幼兒園,小朋友們一般也會穿著園服去。
愛美的我通常對衣服很挑剔,每次出去玩之前都要自己挑選穿哪身衣服。
但是我對園服卻很喜歡,因為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都穿,穿著園服就能感覺到自己是在一個大集體里面。
這個就是一種最典型的歸屬感吧。
爸爸媽媽上學(xué)的時候也都有校服,雖然他們都不怎么喜歡校服的樣子,但還是幾乎每天都穿。
其實這里面也融入了他們對學(xué)校、集體、同學(xué)的感情。
媽媽在畢業(yè)之后還專門讓同學(xué)們在自己的校服上簽名然后把它收藏了起來呢。
等我上學(xué)了也會有自己的校服,而且還會有自己的紅領(lǐng)巾呢。
園服、校服會伴隨著我的整個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的。
--------------------
第1418天(2015年5月30日,星期六)——爬樹摘果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郊區(qū)采摘櫻桃去啦!
好大一片櫻桃園,櫻桃已經(jīng)開始成熟了,來采摘的人拎著小桶自己進去隨便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