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54天(2015年7月5日,星期日)——競爭的魅力
今天我看了個兒童節目,感覺很有意思。
節目的內容是回答問題的競賽,六個小朋友分成兩隊,每隊三個人,一隊叫“西瓜隊”,一隊叫“橙子隊”。
兩隊小朋友要經過三輪比賽,哪隊答對的問題多,哪隊就獲勝了。
第一輪比賽是“必答題”,就是裁判姐姐分別問兩隊幾個問題,答對了就可以得到一片計分用的水果切片道具。
這輪比賽下來兩隊得分相同。
第二輪比賽是“搶答題”,就是裁判姐姐提出問題后兩隊要先搶到回答問題的機會,然后還要答對問題才能得分。
但是如果搶到了答題機會但是答錯了問題,那就要被扣掉一片水果切片了。
搶答題不但要反應快,能搶到答題機會,而且還要答得對。
另外不會的問題還不能亂搶答題機會,考驗更多了一層。
這輪比賽下來兩隊又是平分。
第三輪比賽是“選答題”,就是裁判姐姐提供了幾種題型,兩隊分別選擇題型進行回答,這就要看哪隊小朋友的知識面更廣了。
這輪比賽非常激烈,橙子隊連續答錯了兩道題,而西瓜隊連續得到了兩片水果切片。
兩分落后的橙子隊眼看就要輸了,有一位小朋友急得哭了起來。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但是他們并沒有放棄,努力答對了最后一題,最終僅以一分之差輸給了西瓜隊。
雖然對比賽里的那些問題并不了解,但是我始終看得聚精會神。
在最后一輪雙方競爭得最激烈的時候我也非常緊張,仿佛自己也在參加比賽一樣。
比賽結束了,我才放松下來,長出了一口氣。
爸爸問我這個節目好看不好看,我不假思索地連連點頭。
而且我覺得西瓜隊很棒,但是橙子隊也很棒,因為他們像西瓜隊一樣努力。
這樣的一個少兒節目,卻讓我覺得比看動畫片還要過癮。
這就是競爭的魅力吧!
--------------------
第1455天(2015年7月6日,星期一)——開啟飛行模式
晚上爸爸下班回家,一進門就習慣性地向客廳看去,他認為我一定正坐在客廳看電視呢。
可是爸爸探頭一看,卻發現我并不在客廳,這時旁邊屋里傳來了動畫片的聲音。
爸爸循聲看去,發現我正坐在媽媽的轉椅上,出神地看著筆記本電腦里放的《哆啦A夢》動畫片呢。
爸爸趕忙激動地向我喊道:“東東,爸爸回來啦!”
可是我并沒有像平常看見爸爸回家的時候一樣給出一個足夠熱烈的回應。
而是眼睛繼續盯著電腦屏幕,沒有任何反應。
爸爸又加大了音量,并且用上了肢體語言,手舞足蹈地招呼我并且繼續大喊:
“東東,快叫爸爸!”
可是我仍然沒有任何回應。
爸爸有點沮喪了,使出了平時對付我不理不睬行為最有效的“撒手锏”:
“東東,你要是再不理爸爸,爸爸可就過去抓你了啊!”
平時我聽說爸爸要來抓自己,早就趕緊乖乖地叫爸爸了,可是這次居然還是就像沒看見也沒聽見爸爸一樣。
爸爸真的急了,拿起我小桌子上的哨子不停地吹了起來。
可是說來也奇怪,我今天也不知道為什么看動畫片看得這么入迷。
任憑爸爸這么“上躥下跳”地表演,我就是堅持把不理不睬的策略貫徹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