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給忘記了呢……
我很聽楊姐姐的話,于是到家以后真的第一件事就先寫作業,然后才叫上奶奶下樓去玩。
為此爸爸還專門表揚了我呢。
我要把這個好習慣堅持下來,每天都要放學一到家就先寫作業。
我已經開始逐步地適應這種“學習生活”了。
爸爸想到了自己上小學的時候,當時老師也是要求同學們一回家就要先完成作業,可是爸爸并不能每天都堅持這樣做。
有時候爸爸放學一到家就開始磨蹭,吃晚飯之前磨蹭,吃晚飯之后也磨蹭,晚上還在磨蹭。
結果睡覺之前作業還沒寫完,最后很晚很晚才能睡覺。
要是到了放假的時候這種“拖延癥”就更加嚴重了,有時候寒暑假到了最后幾天才開始“趕”作業。
這樣下來總是把自己搞得狼狽不堪。
我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已經養成了很好的習慣,肯定不會像爸爸小時候那樣啦。
--------------------
第1885天(2016年9月8日,星期四)——這種事怎么不叫我
晚上,我和奶奶坐在小桌子前剝干果。
上次去水長城的時候,大家在板栗園撿了好多栗子,又買了不少核桃。
前幾天媽媽公司發福利,媽媽又拿回來一些松子、碧根果,這些都是我愛吃的東西。
繼續閱讀
而且不光是好吃,我更覺得用核桃鉗子夾干果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所以每次剝干果的時候我都要先撿過核桃鉗子,自告奮勇地主動承擔夾干果的工作。
其實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我很愿意把果仁剝出來送給爸爸媽媽吃。
看著爸爸媽媽邊吃邊說“好吃”的樣子,我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我和奶奶剝出來好多果仁,我覺得肯定夠爸爸媽媽吃的了,十分滿意。
剝干果掉了滿地的渣子,奶奶從廚房拿來笤帚和簸箕開始掃地。
我看見了,連忙跑過去把笤帚搶過來,皺著眉頭,用嗔怪的語氣對奶奶“抱怨”:
“奶奶,有這種事您怎么不叫我?!”
說完就動手掃起地來,雖然掃得不是十分干凈,卻也非常認真。
奶奶很感動,拿著簸箕幫我一起打掃,還夸我聽話,說我“真的長大了”。
爸爸跟我說過好幾次,說奶奶病了,讓我要聽奶奶話,不能讓奶奶著急,還要好好照顧奶奶。
每次爸爸說完我都“不耐煩”地說:“爸爸,您都說過八遍了!”
現在看來我確實是真的把爸爸的話“聽進去”了。
爸爸可以放心了,以后用不著總提醒我了。
--------------------
第1886天(2016年9月9日,星期五)——今天為什么沒哭
今天一早奶奶就要去醫院住院,爺爺得陪著奶奶一起去。
這樣就只能讓爸爸媽媽送我去上幼兒園了。
其實我更喜歡跟媽媽在一起,可是從這學期開始有一個奇怪的現象——
每次媽媽送我上幼兒園,我就會想回家,而且還會傷心地哭起來。
因為我不想離開媽媽,想跟媽媽一起玩。
哪怕媽媽只是陪著我一起走到車站,我也會因為舍不得媽媽而忍不住哭出來。
有了之前的“教訓”,今天爸爸決定還是他自己送我,不敢讓媽媽“參與”了。
早上我早早地起床,洗漱完畢爸爸就帶著我下樓去“早鍛煉”。
我在樓下跳繩、玩健身器材,還挺開心的。
過了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