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縣長調來的大型機械設備來到苦水鄉時,距離苦水鄉的災難發生已經過去了三天。
聽說縣里調來了大型機械設備。鄉長李亮氣得雙腳跳了起來,他追問是誰將情況匯報到了縣里?
苦水鄉沒將受災情況匯報上去,那么縣里為什么會將挖掘機調來苦水鄉?
唯一的解釋,就是縣里已經對苦水鄉的受災情況掌握了。
令人狐疑的是,縣里既然掌握了受災情況,為什么不與苦水鄉聯系,而是直接派了挖掘機過來?
挖掘機一到,再隱瞞下去就沒必要了。
李亮緊急與書記魏龍商量過后,召集了黨政辦主任,將陸天明一同叫到魏書記辦公室開會。
“看來,縣里對苦水鄉受災的情況了解了。”李亮氣憤地說道:“也不知道是那個多嘴多舌的人,把情況捅上去的。”
魏龍苦笑道:“老李,這件事很大,本來就瞞不住。看來啊,我們此前的想法是錯誤的。”
“多大的事啊。”李亮無所謂地說道:“魏書記,我看啊,我們現在立即起草匯報材料。”
“這是應該的。”魏龍道:“把情況全部匯報上去,對我們苦水鄉而言,也許不是壞事。”
李亮搖搖頭道:“我不這樣認為。魏書記,現在是關鍵時期。等這段時間過去了,一切都淡化了。”
黨政辦主任小聲道:“我贊成李鄉長的意見。既然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就沒必要再翻出來說。我們現在有選擇地將情況匯報上去,省去領導的擔心,這倒是可以做的事。”
魏龍沉默不語。顯然,此刻的他,內心正在進行激烈的斗爭。
苦水鄉自發生災害后,鄉長李亮就一直堅持把受災情況淡化。他表示,苦水鄉遭災,恰好是證明苦水鄉領導干部能力的關鍵時刻。
從一開始,李亮就明確表示不要急著把情況匯報到縣里去。
這樣做,一是表明苦水鄉的領導干部有能力處置自然災害。二是預示災情不算太嚴重。
當然,沒人知道李亮真正的想法。李亮是第一個得到烏鴉坳滑坡消息的鄉政府領導。烏鴉坳的村長在電話里哭著告訴他,他們村有五戶十三口人被滑坡掩埋了,請求他救援時。他厲聲罵道:“哭有什么用?哭就能把人救出來了。”
在得知滑坡滑的是半面山坡時,李亮心里立即跳出來一句話,“無力回天。”
烏鴉坳名為坳,其實是兩座高峰。兩座高峰夾成的一條峽谷,被苦水鄉人稱作是“坳”。
當年,游擊隊就是憑著這道天險,打造出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根據地。
據聞,日寇進犯烏鴉坳時,一千多人的隊伍攻打烏鴉坳兩天兩夜,卻沒前進半步。反倒是攻打烏鴉坳的日軍,被一名游擊隊員憑著一把步槍,撂倒了一百多人。
烏鴉坳的戰斗經歷,創下了以一個不到百人的隊伍,抵擋住了來勢洶洶的一千多人的日軍戰例。
而這次滑坡的地方,恰恰就是當年游擊隊戰斗過的地方。
一座山峰有半面坡滑了下來,將山腳下的五戶民房全部掩埋了進去。
李亮是個非常精明的人。他自然不甘永遠屈居在書記魏龍之下。魏龍即將調任縣人防辦擔任主任,這對李亮而言,無異是個好消息。
畢竟,魏龍一走,他就能名正言順坐上書記的位子。
在李亮的世界里,他一貫奉行的就是“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原則。魏龍壓在他頭上,他在苦水鄉就沒有多少騰挪的機會。
他借著不驚動縣委領導的借口,慫恿魏龍把滑坡造成人員失蹤的情況隱瞞下來。他的弦外之音很明顯,那就是不希望因為滑坡事件而對魏龍即將到來的提拔造成影響。
當然,誰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