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李陽照在五百錦衣衛的護送下來到了大正城下。
看著燃燒尸體的大坑,饒是見過大場面的他也是不寒而栗。
南城墻廢墟上,一群戰爭犯和勞改犯在清理,破碎的銅塊被堆成了小山。他們喊著號子,嘿呦嘿呦的在干活。
李陽照整理了一下龍袍向城南孤零零聳立的城門樓走去。
姜振站在城門口躬身行禮道:“臣恭賀陛下入主大正城!大乾民國皇帝陛下萬年無極!”
姜振身后的趙承統以及預備官員齊齊行禮道:“大乾民國皇帝陛下萬年無極!”
李陽照扶起姜振,“大元帥居功甚偉,方秘書,宣讀詔命!”
方安之拿出一個黃色的卷軸展開朗聲道:“大乾民國皇帝詔:
大乾民國兵馬大元帥、太子太師、兵部尚書姜振,自鳳熙二年入朝以來,于國獻以工代賑之策,提出了戶籍與土地改革之策,研制出火藥裝備大乾將士,使我大乾士卒攻必勝、戰必果。隨鳳熙皇帝于國內平叛有功,民國元年帶領北伐軍攻陷齊國,種種功績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朕決定,姜振進齊王,加九錫、假節鉞、冕十旒、劍履上殿、入朝不軀、贊拜不名!
大乾民國元年四月初六。”
圣旨宣讀完,姜振本意是不想接旨的。
加九錫是指御賜九種禮器,規格之高僅次于皇帝。假節鉞則是無需皇帝詔命就可以調動兵馬。皇帝著十二旒冕,太子著九旒冠冕,十琉冕規制比太子還高。面見皇帝時不可以腰懸利器,以防刺殺。入朝不軀這是以后見了皇帝可以不用再躬身行禮了。贊拜不名則是以后姜振和李陽照說事就直接說就行,不用再說臣姜振怎么怎么樣了。
李陽照這是看了報紙上的三國演義才知道還能有這樣的賞賜。他相信姜振不會變成董卓,也不會是曹操,張嵩又沒退下來,所以只能賞賜篡位套裝了,但他相信姜振不會對皇位有什么心思。
“陛下!臣……”姜振想要拒絕,可話未說完,李陽照打斷道:“齊王,接旨吧,旨意已經傳回政務院了。”
姜振嘆了口氣,躬身行禮,雙手舉過頭頂,“臣,姜振接旨。”
李陽照看向了趙承統,“趙尚書,你也有,方秘書宣旨吧。”
“大乾民國皇帝詔:
預備官員部尚書趙承統自入乾以來兢兢業業,于新國土推行改革有功,加封太子太傅!
大乾民國元年四月初六。”
趙承統躬身行禮道:“臣趙承統拜謝陛下!”
李陽照又看向了姜振和趙承統,疑惑道:“師兄呢?”
“昨天和曹兄坐車回去了,他有事要忙。”
李陽照點了點頭,“那對他的封賞就等回京再說吧。”
姜振引著李陽照向城內走去,趙承統則是帶著預備官員部的人回戶部辦公了。
“陛下,大正城目前正處于軍事接管狀態,這里是齊國的中樞,等一切穩定后大軍才會解除軍事接管。孟輝和朱武已經被我派出去接管其余各道了。我也給張院長去信了,讓朝廷把新晉的預備官員派過來。并且各部都派一名侍郎過來處理新國土的政務。兵部我讓那個誰留在這了,他現在是兵部駐大正城辦公室主任。”
李陽照擺了擺手,“你安排的挺周到的。對了,曹公公怎么來了又走了?是皇姐有什么急事么?”
“曹兄是來給我送信的,潔梅生了個兒子,四月初一。”
“呦~挺巧的啊,正好是攻打大正城的日子。我看就叫姜破齊吧,聽著就挺霸氣的!對了,之前不是說是女兒么?咋是兒子呢?”
“曹兄說太醫搞錯了。”
李陽照皺眉道:“這群太醫,病病治不了,診脈診脈還診不明白,養